2、《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出台
/ v% ^/ Z" J- ~1 d0 G$ a. G
1月22日,住建部发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最大亮点是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放权。《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要简政放权,推进审批权限下放。企业资质放权意味着行业门槛降低了,但行业监管力度必须加大。今后各主体的职责会划分得更为清晰,行业协会的作用则会在保证建筑质量安全、确保建筑市场竞争有序等方面体现出来。所以,以后行业会变成“四位一体”(政府部 门、协会、企业、执业者)格局,而不是由企业单独承担责任。
0 p0 q; D0 o+ Q6 L
3、《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印发
/ B4 i8 r9 X/ h: `3 s O
2月4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正式印发。翌日早盘,A股建筑装饰板块(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几乎全线飘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筑装饰行业增量市场的年均容量将达数万亿元。对建筑装饰行业而言,住宅市场增量、基建及附属板块装饰需求已经成为本轮城镇化建设高峰的关键词。人们将越来越关注建筑品质,建筑装饰行业的平均造价将逐步上升。新型城镇化必然导致城市规模扩张、人口大量涌入,对居住、商业、办公空间 的需求大增,将为装饰行业创造巨大、持续的增量需求,也促使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
+ y: n4 ]' U5 ~' W |
4、PPP项目库发布
1 ^. h9 r& }' W; R7 r
5月25日,发改委对外发布首批PPP推介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项目范围涵盖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同月内,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从2015年到2017年累计投资不低于1.1万亿元。
% A0 t: k! n. l# |
5、《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发布
! d) b2 u: K& l. [2 i( l& Y" d
6月1日,我国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向社会公开了第一批设计图集,意味着我国推行产业化建筑有了国家标准设计体系。
0 p# j2 i, y! _) I
6、《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发布
- ~, @( ?# @4 J
6月16日,住建部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BIM应用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以下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
" }' \2 j, S0 z# P
7、亚投行正式签约,催化一带一路投资主题
& O& n, T% i; H" p+ _
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为中方授权代表签署《协定》并在仪式上致辞。
根据协议内容,按现有亚投行各创始成员的认缴股本计算,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根据决策机制所述,中国在需要超级多数批准的重大事项上具有一票否决权,包括选举行长、增加资本金、修改协定、下调域内出资比例等。
根据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铁路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铁路的总投资额将超过15万亿元,平均每年投资金额将超过3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内的新增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以上,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6.7万亿元。随着中泰铁路、中老铁路的相继落地,狭义上的“泛亚铁路”已进入实际启动阶段,从云南昆明出发,终点到达新加坡,预计中国获得市场份额或将超过3000亿元。
5 P, ~$ V* [" |7 S
8、《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印发5 U& ^+ f7 H) L
; ]9 m# x5 U5 r; T$ r3 Z
' Q1 [) t$ Z- P
7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建筑行业已经开启“互联网+”新征程。《意见》提出,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利用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绿色”早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标配,在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的构想中,互联网将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i+ g- m' w# l6 F
" ?, W: W; L8 t, [% I
! W7 s$ G9 }: ^& A1 D1 g7 f1 k& Q0 B2 y9、《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 T/ R, L; d6 [, e- K8 B) J
- M2 Y! ?$ _* W& b/ P; V5 B
! v+ y) X* W% M" W& m" k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管线原则上应敷设于地下空间。已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该区域内的所有管线必须入廊。未来3~5年,预计管廊建设每年将产生1万亿元的投资。财政部此前也发出通知指出,中央财政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发改委此前也发布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提出鼓励各类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可续期债券等专项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的城投类企业不受发债指标限制。
( J8 f4 E7 g0 `+ k5 B( z
; T# F5 Y4 C3 Z6 M2 j! `6 S
- w" l6 X2 E* B6 l" X/ j' A' ?10、《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发布
+ m+ \8 M+ z; x$ o$ z# }8 {- s$ D; |' p5 Y
/ V3 n ~3 V5 Y s, c/ G
9月21日,《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正式发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要求“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
《关于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维护公平竞争、清除各地市场壁垒的要求。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一方面要解决人为分割市场、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外地企业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优秀企业自由流动,对建筑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为此,《规定》从两个方面明确了各地的监管原则:一是企业注册所在地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实力强、信誉好的建筑企业开展跨省经营业务的良好环境。二是各地要给予外地建筑企业与本地建筑企业同等待遇,实施统一的市场监管,维护建筑市场公平竞争。同时,为解决广大企业反映强烈的市场壁垒问题,在《关于做好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规定》进一步具体明确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禁止行为。
9 Y- v K! @. k5 L9 F
1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7 F6 t: b% C; Q
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4年11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更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本次新规新证的大戏也就缓缓拉开了大幕。资质标准的升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淘汰了“项目经理证”这一过渡产品,取而代之的就是“注册执业证书”;增加了企业资质申请的专业人员数量及要求,提高了建筑业资质的门槛。原来的旧资质证书要换发新版的资质证书,换证的同时还要满足新资质标准的要求,否则企业将面临资质证书失效的风险,从而不能承揽相应工程项目,进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 A9 N* @0 U! h8 ?$ ^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换发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通知
1 J j8 r t) V+ H- j: ^ N
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换发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通知。
/ k; u* u: q6 x0 G3 [0 @/ S% J# g$ h6 R }, Z
7 l3 k3 n9 `$ S# w
+ g1 U H: l) b0 o$ X. _
7 I' X3 ~* k4 }
8 s! Y" Z" U( E0 p" Z; v5 `
' W. A, e# w5 l
: n- U% d. s7 b' F5 I+ a0 i T" w+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