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产业化应该如何推进?如何发挥产业链的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发力?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专访时强调,加快建筑(住宅)部品体系建设,形成标准设计、系列开发、规模生产、配套供应、模数协调、技术集成的部品体系,实现住宅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当前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要任务。
中国住房:
自1999年出台《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的住宅部品体系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
刘志峰:
目前我们已初步建立了符合产业化方向的建筑(住宅)部品体系,一大批建筑材料和部品部件实现了通用化设计和规模化生产,部品部件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质量明显提高,淘汰了一大批不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落后产品。
我曾讲过,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要实现住宅(建筑)设计的标准化、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的一体化。其中,建立完善的部品体系,实现部品开发、生产和供应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从国际经验看,凡是住宅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部品体系相对较为完善,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也较高。
从整体上看,我国住宅产业化总体水平还不高,特别是相对于住宅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建筑体系的发展而言,部品体系的发展还较为落后,主要表现为部品标准化、系列化和模数化程度较低,建筑与部品模数难以协调,部品集成和配套能力弱,配套性和通用性较差。
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分析。我国住宅通用部品所占比例仅为20%左右,而瑞典新建住宅通用部品占比高达80%,一些发达国家在住宅建设和部品生产方面已达到相当的精度,部品生产和安装的准确度(公差度)已达到毫米级水平,接近或相当于机械加工的水平,可以说是真正“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距离。
中国住房:
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部品体系、实现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离不开模数协调。2001年,原建设部专门颁发了《住宅模数协调标准》,目前贯彻执行情况如何?
刘志峰:
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而统一模数又是实施标准化的前提。统一模数制,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部分构件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制定了“建筑统一模数制”,80年代又制定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对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标准化、工业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模数协调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的结构构件及配件的预制及安装方面,而对成千上万的住宅产品、设备和设施的开发、生产和安装缺少模数协调的应用和指导,从而导致部品与建筑设计难以协调、施工粗放、严重影响成品质量和施工效率、产品不能系列化发展等后果。
中国住房:
那么,如何确保部品品质,更有效地促进部品体系建设?您有哪些新思路?
刘志峰:
部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住宅的品质和性能,而提高住宅部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由政府授权有关机构对住宅部品进行认证。通过对部品的标准性、通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性能评估认定,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化技术要求的落后技术和产品,引导通用部品的生产和先进成套技术的推广。
住宅部品认证制度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开展住宅部品认证不仅有利于住宅品质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有关标准的贯彻执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对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完善的住宅部品体系,还应建立科学规范的部品认证机制。
目前,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专门从事建筑产品认证的机构共有四家,但目前通过认证的产品数量还不多。今后一方面要扩大宣传,使更多的生产企业认识到产品认证的意义,积极主动开展认证;另一方面,要鼓励开发企业多使用经过认证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企业参加认证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对落后技术和产品坚决淘汰。
在产业协作中,开发企业应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其产品开发,带动技术进步和部品的升级换代,促进形成一批建筑部品生产、技术应用和技术集成的企业群体。科研设计企业,应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对技术的集成和系统整合。当前,我国材料、产品的生产企业很多,但缺乏技术、部品集成和配套能力。住宅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仍以单项技术、产品为主,相当一部分单项技术、产品的性能并不落后,但对提高住宅的整体性能和质量效果并不明显,根本原因是缺乏配套化、系统化。
因此,加强产业协作也是加快建设部品体系、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标准编制、建筑设计、科研单位及开发、部品、施工企业应组织起来,成立产业联盟,搭建互利共赢的平台,形成产、学、研、用的完整产业链,实现高校、科研设计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进步需求的有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住宅品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