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框架从技术层面来说,应当包括五个子系统,一是技术保障系统,包括完善与住宅有关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住宅建筑与部品的模数协调制度,进行标准化、多样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住宅标准设计等;二是住宅建筑体系,当前要重点研究开发大开间承重结构,开发高效率隔热围护结构,采用隔声性能好的新型轻质隔断结构,推行系列化、多档次的厨卫定型结构等;三是住宅部品体系,重点要实行部品生产的系列开发、规模生产和配套供应,当前尤其应对门窗、卫生器具、散热器、厨房设备、经济型电梯、管线和配件等进行重点开发和突破;四是住宅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责任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设计审查和规划审批制度、住宅部品及材料的认证和淘汰制度、工程质量监督和备案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竣工工程的保修和赔偿制度等;五是住宅性能认定体系,通过设定科学的程序和性能评价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住宅的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分别进行测评的基础上,对住宅的整体性能作出综合评价。
但是仅有技术层面的工作框架是不够的,对此,国务院要求建设部和相关部委制定和完善住宅产业的经济、技术政策,健全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机制,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建筑成套技术、产品和材料,完善住宅性能认定和住宅部品认证、淘汰的制度。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关系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我国政府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向全国建设系统提出的重大工作任务。可以说,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目标,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是住宅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是战术层面的问题。《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已经通篇贯穿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我国现行的住宅性能评价方法,也突出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目前我国政府最高层领导再次明确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我国政府“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针在住宅建设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将极大地提高全国人民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因此说,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离不开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必将强有力地支持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