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陈光
极好的分析!原文地址:市场需要包工头-工程纠纷律师作者:工程纠纷律师
市场需要包工头
北京市建委发出通知,将取缔包工头这一组织形式。背后的理由是农民工屡被欠薪,权益得不到保障。
一:欠薪的责任者首先是开发商,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官商。欠下建筑承包公司的工程款(内含人工费),总包企业再向下级分包商欠款,这个链条的底端就是民工。这就是欠薪的由来。
二:包工头是市场经济中自发涌现的,而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在几乎完全市场化的行业里,包工头赚取一部分组织费用,组织邻里乡亲,同上级承包商谈判,其交易费用显然远远低于分散的民工独自面对建筑总包企业或劳务公司,否则,不需政府动手,市场会自动地淘汰掉包工头。
农民工的就业,是目前市场化最彻底的领域。其对价格极为敏感,调整也最为迅速,今年北京的民工工资上涨明显,说明民工工资取决于供需状况,而不是想当然地取决于包工头,包工头面对另一端的劳动力买者----上级承包商,也是市场价格起决定性作用。
包工头与民工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不是民工单方面地让渡自己的权利。现在北京建筑行业技术工人(瓦工、油漆工等)的日薪60元以上,按三十天计,每月可有1800元的收入。这个水平远远高于民工流出地的平均收入,甚至高于该地有保障的公务员的收入。既然市场连一棵草的价格也不会高估,为什么民工的工资这样高呢?答案显而易见:高工资补偿了民工的风险,这一组风险包括了包工头主动或被动的支付危机,也包括歧视性政策的高价格。
三,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筑总包企业自己雇有一线工人。这种组织方式,灵活性极差,建筑工程在各种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数量不等的专业工人。僵化的体制使工人无法流动,因为那时侯人力资本不属于自身,而属于“组织”。在某个企业瓦工大量闲置,而油漆工短缺时,一定有另外某个企业状况相反。劳力资源不能在市场中流动,其生产效率之低和组织费用之高,可以想见。
包工头的出现,则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各个工种的工人,都能有十个月以上的工作机会,完全得益于流动性。包工头本身是劳动力的购买者,又亲自参加生产过程,对劳动力质量和用途的甄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职业介绍所能替代包工头,那包工头为什么还要东奔西跑,寻找信息呢?干脆变成坐商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