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的发展趋势
对未来的BIM,欧特克公司建筑行业项目经理Robert Middle brook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BIM未来将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第一,以移动技术来获取数据。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现在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来获取信息。而在建筑设计领域,将会看到很多承包商,为自己的工作人员都配备这些移动设备,在工作现场就可以进行设计。
第二,数据的暴露。现在可以把监控器和传感器放置在建筑物的任何一个地方,针对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湿度进行监测。然后,再加上供热信息、通风信息、供水信息和其他的控制信息。这些信息汇总之后,设计师就可以对建筑的现状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
第三,未来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云端技术,即无限计算。不管是能耗,还是结构分析,针对一些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都需要利用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甚至,我们渲染和分析过程可以达到实时的计算,帮助设计师尽快地在不同的设计和解决方案之间进行比较。
第四,数字化现实捕捉。这种技术,通过一种激光的扫描,可以对于桥梁、道路、铁路等等进行扫描,以获得早期的数据。我们也看到,现在不断有新的算法,把激光所产生的点集中成平面或者表面,然后放在一个建模的环境当中。3D电影《阿凡达》就是在一台电脑上创造一个3D立体BIM模型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技术为客户建立可视化的效果。值得期待的是,未来设计师可以在一个3D空间中使用这种进入式的方式来进行工作,直观地展示产品开发的未来
第五,协作式项目交付。BIM是一个工作流程,而且是基于改变设计方式的一种技术,而且改变了整个项目执行施工的方法,它是一种设计师、承包商和业主之间合作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想法。
所以,如果能够通过分享BIM让这些人都参与其中,在这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都参与其中,那么,BIM将能够实现它最大的价值。
国内BIM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如今社会,绿色和环保等词语几乎成为各个行业的通用要求。特别是建筑设计行业,设计师早已不再满足于完成设计任务,而更加关注整个项目从设计到后期的执行过程是否满足高效、节能等要求,期待从更加全面的领域创造价值。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BIM,正在国际和国内的工程建设行业的设计领域迅速应用和推广。作为中国第一高楼的上海中心,就将在整个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一直到今后的运营,都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理念,从而让整个项目能够实现经济、高效与可持续。
近日,由欧特克公司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共同主办的2011“创新杯”BIM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通过国内一些设计单位的介绍,我们充分领略了BIM在国内各著名建筑项目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2011 “创新杯”BIM设计大赛相比2010年又有了明显地提升。
本次大赛一共收到了64家参赛单位的170多项参赛作品,其中涉及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除了民用建筑以外,增加了工业工程、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项目的规模从大项目也拓展到了中小型项目。除常规的建筑设计以外,2011年BIM设计大赛当中,工程与协同方面的表现也更加突出。一些项目实现了设计方、施工方和业主方对BIM的应用。将BIM价值发挥到了更大,特别是很多单位完成了绿色建筑设计项目。评委会专家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经过初评和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各类奖项共44个。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尽管BIM的理念在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其理念已经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具有前瞻性意识的企业已经投入资源在实际项目当中开展实践活动,并且获得了很大的回报。
从传统的二维设计走向三维设计,让计算机成为真正的设计工具,把计算机辅助设计提升到新阶段、新水平,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生产方式的实践,也是行业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当前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工业信息化建设是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实现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是中国建筑行业"十二五"规划期间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的战略定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认同,三维模型设计对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为项目建设的投标、竞标、方案设计、基础设计、详细设计、现场施工模拟等各个阶段都能提供有力的支撑。他同时表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最近颁发了"十二五"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在今后的目标和任务当中明确提出,推进复杂过程仿真模拟、工厂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建筑信息模型协同工作等基础应用。
很多国内的设计院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接触BIM理念,掌握了相关一系列设计工具。云南省设计院院长李光熙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几年工作下来,与传统设计工作相比,BIM技术的优势很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