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中国传统木结构的灵魂。通过3D软件模拟再现古人的智慧及榫卯结构的巧妙应用,不用铆钉及胶水,靠严密精确的榫卯结构,历经百年还能经久耐用,坚固如初。 从今天开始会陆续上传制作完成的榫卯结构模型,为大家展示该模型的各个角度、拆装组合及细节构造。通过Revit制作的模型,可实现各种数据的自由调节,节省大量相同结构不同尺寸的模型制作时间。模型也可用于3D打印。
本期简介:传统古典家具榫卯结构之三,夹头榫。 使用与特征: 夹头榫约在晚唐、五代之际,高桌上就开始使用,是匠师们受到大木梁架柱头开口,中夹绰幕的启发而运用到桌案上来的。这是案形结体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这种结构能使四只足腿将牙条夹住,并连结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变,使四足均匀地随案面重量。长期以来,夹头榫经受了实用的考验,至今还在广泛使用。 夹头榫是从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桌案的榫卯结构,实际上是连接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案形结体家具的腿与面的结合不在四角,而在长边两端收进的一些位置。 夹头榫的案形结构,是古典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明式家具中的夹头榫结构与一腿三牙结构,均是受到中国古代建筑当中大木梁架构的影响。夹头榫结构灵感来自大木梁架构的自柱头开口,中夹绰幕的启发,大约出现在晚唐、五代之际。到宋代的时候,夹头榫桌案被广泛地使用。在宋代和明代的绘画作品中,也常常能见到这种结构的桌案。 夹头榫的案形结构,四只足腿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腿足的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使外观腿足高出牙条及牙头之上。因牙头上无修饰,因此又常称“素牙头”。且因牙头造型似刀片,民间也称其为“刀牙”。 夹头榫的这种结构能使四只足腿将牙条夹住,并连结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变,使四足均匀地分担案面重量,同时这种结构的桌案非常牢固耐用。 3D制作软件:Revit 可调参数:长/宽/高/及部分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