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丁酉岁末,南京在一场大雪中将人们带入了冬天的狂欢。岁月交替,坐在公司顶层的办公室里,交完今年最后一个项目的成果,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南京,这座曾经令我魂牵梦绕的城市,在这一年,终于让我拥抱了她。
时光拉回到去年,2017年初,我只身拖着行李箱从南方老家去东北工地,那是我职业生涯第一个项目,同样,看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除了感叹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更多的是对成长的困惑、前途的迷茫。机缘巧合,我遇到了BIM。在东北工地的岁月里,除了每天陪伴的钢筋混凝土,就是夜晚工棚里挑灯学习BIM,那个时候似乎找到了当初高考的那种激情,而支撑着我学习下去的动力是学了BIM,可以回南方工作。
在17年如此火爆的BIM市场推动下,随大流的央企要求各个分公司要出一个BIM项目,实际上就是简单的建模。领导找到了毕业不久的我,给了我一台电脑。接到任务后,我很认真的对待,把自己想象成项目经理,和另外一个同事一起,用自己仅有的工作经验去分析整个项目,制定工作计划。那个时候,软件使用还不太熟练,也基本看不懂其他专业的图纸,于是,两个人一起又开始了挑灯夜战。
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是东北的一个厂房,公司给的时间是到年底完成,我和那个同事一起,五月底把全部成果交给了公司。现在坐在环境比项目部好千倍的办公室里,时常还会想起和他一起奋斗的时光。
六月底,再交割完全部工作后,凭着微不足道的“技术”,我离开了培养了我的央企,回到了南京,日夜思念的南京,目前在这家甲级设计院负责BIM工作。
在这家设计院里,老牌事业单位充斥着体制内所有的作风,BIM工作开展的很早,但是老人当道,排除新事物,所以所有的工作也都停滞不前。
时光匆匆,又过了半年的时间,今天在做年终总结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半年竟然做了近40万平方的项目,有商业综合体、工业厂房、学校、住宅,而我也从一开始的建模人员变成了负责人。
窗外车水马龙,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没有BIM,此时的我一定蜷缩于某处工地的彩钢板房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感谢BIM带给我的一切,也感谢自己不断奋斗的时光。未来的路上,我希望BIM能够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能够完成从“辅助设计”到“正向设计”的华丽蜕变。
最后,希望BIM能够把这种改变带给更多人,真正实现利用现代化的大数据理念改变最古老的行业--建筑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