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
陕西人保大厦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段腹地,与高新区的主轴线科技路高新路隔路相望,地理位置优越。采用设计-施工-采购(EPC)总承包模式,定位于多家保险企业进驻,为保险中介、保险评估、金融及三资企业等高端客户打造的纯高档写字楼。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涉及专业多,管理协调内容多,对总承包管理要求高;
2.地处繁华市区,施工现场狭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场地的合理划分和管理难度大;
3.设计及施工采用四新技术众多,施工难度大;
4.建筑做法多,精装饰施工标准高、选材广泛,质量要求高。
部分BIM应用
1. 进度管理
建立与模型关联的总控制进度计划,方便了建设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以及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建设项目因为信息过载或者信息流失而带来的损失,提高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及整个建筑业的效率。
在总进度计划的基础上细化二级、三级进度计划,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模拟现实的建造过程,通过预定计划及现场实际施工计划的对比,形成进度的监控与预警,及时进行调整;并将施工计划与人、材、机的用量进行关联,形成进度与成本的关联。
2.成本管理
选择需要工程量的构件,提取对应的工程量信息,并制作材料计划。
在4D管理的基础上,给构件输入对应的综合单价等信息,完成5D成本模型,提前获知产值计划,进行资金流管理。
3. 技术、质量管理
三维图纸会审:工程各参建单位,通过直观的三维模型体现二维图纸中难以发现的错、缺、碰、漏及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最终将归并后的图纸会审记录移交给设计单位进行修改、确认。为后续建造过程顺利实施提供便利。
土方开挖深化:建立土方开挖模型,进行土方开挖的模拟,对不合理处进行优化,最终形成土方开挖深化图纸。
幕墙方案效果细化:本工程幕墙由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幕墙、屋顶采光井及雨棚组成;构造复杂、节点众多。基于原设计方案,对幕墙模型进行了细化和细节方案比对,真实展现了幕墙完成后的效果。
碰撞检查:通过指定区域的碰撞检查、查找碰撞点,人为核准确认有效碰撞,输出碰撞报告。
管线综合排布:对于管线碰撞综合调整基于4大原则:
(1)满足深化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2)空间布置合理、净高满足要求;
(3)满足施工及维护需求;
(4)节约资源、支架共用。
管线综合排布的同时,兼顾支架三维布置并对其进行优化,避免不同专业施工产生同一位置多个单支架的情况。 根据三维尺寸来预制加工支架,节省支架成本、管线排布更美观,提升工作效率。
预留洞口:管线综合排布后,输出预留洞定位口图,按专业分别生成管线平面排布图确定管线的准确位置,指导施工。
三维可视化样板:传统的工程样板,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受场地限制,项目通过使用三维虚拟样板,在达到样板引路及可视化交底的前提后,极大的节约了材料及场地空间。
可视化模拟及交底:在施工前,依据设计图纸,使用软件进行施工方案的模拟,并对工人进行可视化交底。可有效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
移动端质量监控:通过手机移动端,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拍照,进行施工现场照片收集,并上传到管理平台,对应责任人进行问题处理,将整改后的照片再次上传,形成质量闭合交圈管理。
砌体排布:依据建筑图纸,在施工前,建立各层各部位墙体模型,对砌体进行排布。形成每面墙体的排布图,并统计用量。施工阶段对照砌体排布图进行交底、备料、砌筑,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塔吊位置协同布置优化:通过模拟塔吊作业半径的覆盖面、塔身穿过主体结构时与主次梁是否碰撞以及屋面钢结构的起吊、安装位置,局部调整后,来确定现场塔吊的准确定位,输出塔吊平面布置图。
高大支模区域筛选:高大支模区域筛选对于整个项目来讲,是一项很重要的施工工序。这个关乎到整个项目的质量及安全。通过BIM技术,进行高大支模区域的筛选,形成筛选成果报告,进一步对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控。
4.安全管理
施工场地布置:在现场布置阶段,使用族库中的标准化模块快速进行场区平面布置、临边安全设施布置,并随时对布局调整优化,此图为项目基础施工阶段场区布置的最终效果图,通过模型我们可以查看现场各个区域的预实施效果。
移动端安全监控:通过手机移动端进行现场安全问题照片手机,记录、回复安全问题,上传至BE平台。确保各方均可及时关注现场安全问题。
视频监控系统:在通过模型布置场地初期,便根据情况设置好摄像监控点及门禁系统布置,以便及时将每日施工进度、现场安全等内容共享,方便现场动态控制及管理。
施工区域照明模拟:工程建造过程中,施工现场临时照明均存在灯具布置无依据、布局随意、无法感知布置后的照明效果的缺陷。根据选定的灯具的实际光照性能参数,在软件中模拟实际的光照效果。
同一灯具,通过不同功率及布置间距的方案对比,在满足施工照明亮度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灯具布置方案。
5.运维管理
设备性能维护及评价:临建模型中通过加入施工设备、器材等。对施工现场需要按时维修的器械如配电箱、消防水泵等,进行定时的设备维修提醒。维修后,最终形成设备检修记录。为设备性能、设备维护及分包商考核评价提供信息依据。
二维码应用:依据二维码信息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在工程桩钢筋笼加工完毕、验收合格后,生成二维码黏贴于钢筋笼上,施工前,管理及作业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自己所需的信息:如桩类型、砼标号、桩尺寸、标高、坐标等信息,依据信息为桩定位、成孔、钢筋笼吊装、混凝土灌注等现场工序提供依据及指导。
6.变更管理
在形成项目BIM管理制度的同时,建立了项目变更管理制度,形成模型的协同更新。通过模型变更管理,实现资源分析及变更前后的工程量对比,继而进行成本核算,实现变更前后技术方案对比、经济最优比选。
7.建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外架使用模型,提前优化并统计工程量。根据施工阶段进行工期安排及材料计划安排,并实时更新模型。确保模型与现场一致。
欢迎光临 EaBIM (https://eabim.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