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

标题: BIM图解:我对角科斗拱装配中内角合角拱的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5-11 16:26
标题: BIM图解:我对角科斗拱装配中内角合角拱的理解
       在一般的教科书里,角科斗拱被单独介绍,往往少不了说要做连头合角拱。所以读书看资料仔细的朋友把连头合角拱当作角科斗拱中的必须件,应出现在一切建筑斗拱的装配中。

      本博主是用图形探解传统做法其中的一种可能性。

[attach]55115[/attach]

       为什么要做连头合角拱,本博主认为是因为随着出跳的增多,角科斗拱的斜头件和相邻的平身科斗拱件产生了干涉,体会到这点,是做三科斗拱在廡殿中装配的时候。

       在我开始做模型时,把单独做好的斗拱分件拿到廡殿的平板枋上装配,刚装了几层就发现了平身科和角科的干涉。当时不知是哪出的问题,以为是斗拱两攒的间距弄错了,专门去了故宫,拍了神武门的角科回来一看,两攒间距十三斗口,挺高兴,认为把间距由十一斗口改成十三斗口问题就解决了。

        变成十三斗口后再往上装,又碰上了,还是干涉。这才踏实下来仔细看,这种干涉,是由斗拱出跳的增多而形成的。如两攒斗拱的间距不变,随着斗拱出跳的增加,角科两旁的平身科斗拱是一定要碰上的,甚至要和平身科斗拱自身的山面纵向件相交。这就是问题所在。作为一个初学的外行,懵头懵脑的干过好多傻事。

[attach]55116[/attach]

        博主认为,角科斗拱与平身科、柱头科斗拱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里拽没有自己的横向拱件(和山面、檐面平行),有的是和平身科的结合件,一般叫连头合角。实际上是平身科的拱件合角,而不是角科的拱件和平身科。

[attach]55117[/attach]

       看上图朋友们可推测,角科以大斗为中心,自身的瓜拱、厢拱外拽出跳再多也可以,往里出一跳就要自相干涉。这是博主认为合角拱不算角科自身拱件的原因之一。

[attach]55118[/attach]

       在博主所做的模型中,可能上图中这个里拽厢拱最具书中合角拱的特色了,由昂后尾做半榫插入,一边一个。

[attach]55119[/attach]

     不过换个角度看看,主承托与压制关系还在相邻的平身科上。

[attach]55121[/attach]

       平身科对这个件的承托、压制的功能关系上是主要的。

[attach]55122[/attach]

       平身科对这个件的几何形状影响也是主要的。

[attach]55123[/attach]

       博主认为,如按图中模型,在实际中,工匠们可以用标准的平身科拱件稍加修改就可以完成合角装配,这是有实例证明的做法。也是博主认为合角拱不算角科自身拱件的另一个原因。

[attach]55124[/attach]

        博主在宫殿建造中,做了正反两攒角上的修改了个别拱件的平身科斗拱,用在四个角上正合适。下边上几张图,看看它们与角科的关系。
下图为角科件装配后的结果:
[attach]55132[/attach]

       下图为左平身科装配后的结果:

[attach]55133[/attach]

      下图为右平身科装配后的结果:

[attach]55134[/attach]


      下图为合角后的实际结果:

[attach]55128[/attach]

       上述说法与图形,只是清式斗拱中的一种情形。博主认为一种图形只对应一种特定的建筑形式。

       在这说点题外的话,通过搜索斗拱专用词来访本博客的朋友很多,我把我读书读建筑的理解写出,供朋友们参考,这些博文不是字典和教科书,也不是学术论文,不妥、不通之处请朋友不要当真。

       由于这篇博文主要是针对网友的评论而写,就再多说几句。有热心网友建议我应按某某专著的某某图示来写,以免误导初学者。我就这点说说我的观点。

       1、我们传统的大木建筑作为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是能工巧匠历经了多少年代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明。博主认为,这种文明的创造不是以书本理论为指导的,现有的一切书籍专著,只是对这种文明的记述和探讨。

       2、大木建筑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没有一部专著能全面记述与解释所有的细节和工艺。没有一个法式则例能限定每种形式的形状与做法。书中的图形与图纸只能是做法的其一,在这方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图纸图形。

       3、在探索传统建筑上,存在的实例应高于专著的论述,不会有以一盖全的范例。就拿角科内角来说,你拿神武门的内角说我这个内角做的不对,我拿出养心殿的内角说我的有根据,这不是研究对比的路子。北京、承德、曲阜、、、几个地方看下来你可以用实例证明与证反,这里不能用统计学的数据来说哪个更正确,样式繁多,没有唯一,也没有包罗万象的课本法式。

       4、说了上述几条看法,丝毫没有对经典专著的轻慢。本博主是读着市场上所能买到的传统建筑经典书籍开始做虚拟模型的。这些书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在这些书里你读到了你要建模的每一个层次环节。读‘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一书,三四页的篇幅中,结构层次,大木件的名称,搭配关系,可获得的有用信息是如此之多。读‘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一书,对榫卯的形状,结构关系,实例做法,有了清晰的了解。但任何一个工程设计者,或像我一样建模做到瓦片等级精度的人,不可能从书中得到全部信息。做的越细,疑惑越多,写博文只能探解出一种图形可能作参考。如绝对抄书,这探解之列的博文是没法写下去的。

      5、本博主在做图形探讨时,用的是现代的工程技术。每一个零部件都要有一个准确的有具体数字定义的几何形状。每一个装配都要有合理的榫卯配合几何形状和逻辑自洽的工艺顺序。靠参考教科书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有些自作聪明的举动做法在所难免,网友看过可一笑了之。我会用我自认为合理的形式去图解,网友们可通过自己的观察去验证,博文中存在的问题疑惑能让网友在观赏古建时多抬头看一眼,也算是有意义了。

        好吧,就到这,看建筑斗拱实物时,把角科内角多看一眼,看看能有多少形式。



来源:吴德元    新浪博客



作者: dabao714    时间: 2016-5-11 17:42

作者: 默涵木木    时间: 2016-5-13 10:17
模型可以分享一下不,谢谢啦
作者: 牛小样    时间: 2016-5-26 16:11
模型可以分享一下不,谢谢啦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7-12 08:47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7-22 08:54
很好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8-29 10:10
好样的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9-21 09:18
非常好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9-27 09:25
很不错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10-13 09:29
很赞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10-21 09:36
非常好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11-4 09:24
不错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6-12-16 09:19
非常好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7-1-11 09:26
不错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7-3-3 09:17

不错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7-4-12 09:57
有助于大家交流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7-5-27 09:36
分享是一种美德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7-6-19 10:49
点个赞
作者: EaBIM门户编辑    时间: 2017-7-17 18:00
赞赞




欢迎光临 EaBIM (https://eabi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