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Autodesk公司对Revit软件的定义,可不仅仅是建模工具这么简单。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Revit的演化特点,那就是:整合。
起初,Revit系列是针对建筑、结构和机电三个专业,有三款不同的软件,分别是Revit architecture、Revit structure和Revit MEP,在Revit 2013版本中,这三个软件被合并到了一起,成为一个软件的三个功能模块。
到了2015年,Autodesk公司又把专门用于能量分析和日光分析的软件Ecotect Analysis,集成到了Revit里,成为模型分析的一个模块。
Revit 2016版本中,加入了Fabrication,也就是预制构件功能,打通了从精细化设计到预制**的通道。
Revit 2017版本中,结构模块增加了「结构连接」按钮,把钢结构设计软件Advance Steel中常用的22种钢结构节点,加入到了这个按钮中,到了Revit 2018版本,支持的节点形式增加到了100多种。
在协同工作方面,用于项目协作的A360云服务,和用于团队内协作的Collaboration,都随着Revit版本的更新,被整合了进来。
从这里能看出Autodesk的野心,那就是:建筑业从概念设计到精细构件**,用Revit这一款软件就够了!
可以这么理解,Revit不是一款建模软件,Autodesk公司是把它作为一个从设计到建造的全生命周期BIM平台来打造的。
项目概念设计阶段:Revit可以创建体量,也可以导入比如Sketchup、Rhino等软件创建的模型作为体量。
这个体量,就是在定义墙、楼板等构件之前,先做出建筑的大概形状。
它可以在前期设计的时候快速进行空间分析和能量分析,可以对曲面进行网格划分,给建筑划分楼层,在方案确定后,可以直接把这些划分区域生成相应的楼板、墙体、幕墙、嵌板等等。
在建筑设计阶段:常规的墙柱梁,门窗板,楼梯洞口幕墙等构件,都能通过Revit快速进行创建。
在CAD或者其他三维造型软件中画一个屋顶,这东西是个屋顶的认知,其实只在脑袋里,电脑里画的是不代表任何东西的直线,还需要加上文字说明,来表达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屋顶这个信息。
而在Revit里,当点击屋顶这个按钮的时候,就是拿起了一盒专门代表屋顶的积木,在里面选择一个预设的屋顶类型,放到项目里。
这时候需要做的,还是在平面图上画一个矩形,给几个坡度的参数,到三维图里一看,屋顶的模型已经建好了。
当这个屋顶建立之后,那些本来需要用文字来说明的东西,就被软件自动写到它的信息里了,比如它的分层材质结构,热传导率,面积,密度和重量,这些信息可以在后面的BIM流程中使用,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这部分工作由软件做了。
同样的,用四面墙围起一个区域来,就可以把这个区域设定为一个房间,房间的面积和体积可以自动计入统计表格,还可以进行通风分析、照明分析、能量等分析等等。
结构设计阶段:可以直接使用Revit结构模块中的梁、柱、板、桁架、基础、钢筋等工具,创建结构模型,和建筑模块一样,也是选积木,搭积木的过程。
在Revit2017版中加入了钢结构节点之后,对钢结构的细部设计也方便了很多。
此外,Revit在绘制结构构件的时候,可以顺便把分析模型也一同建立起来,方便后期进行结构力学分析。
Revit原生的模块对于简单的结构建模还可以胜任,但对大型厂房这样复杂的建筑结构,支持就比较差了,这种情况一般会用到第三方插件,或者干脆使用其他的设计软件,而结构的力学分析,也需要导出到其他软件里进行。
机电设计阶段:Revit的MEP模块也是比较强大的,首先它可以对风管、水管、桥架、线缆和设备等物体进行精确的建模,用于管线综合和碰撞检查。
当然这一层应用太浅了,在机电设计的时候,选择的管道和电缆也是预设好的积木,里面携带着其他有用的信息。
比如:机电模型建立起来后,可以自动计算水系统的流量,和房间体积信息结合起来又可以计算通风量,也可以在电路中加入配电箱和开关,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等等。
这些信息,是在挑选好积木,搭建模型的过程中,被软件自动计算的。
以后聊起来Revit做机电设计,可千万别说只能做碰撞检查了啊!
这些设计阶段中建立的模型,都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输出相应的表格,并且和模型自动关联。
不仅是材料用量表,还包括房间面积、通风量、水流量、电力负荷、配电表等表达信息的表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evit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功能,也是很多人一直没有尝试使用的。
其实协同工作没有那么神秘,说白了就是几个人同时在一个模型里干活,每个人都能实时看到其他人的工作和修改。
上面说的这些,就是Revit用一款软件实现的工作,可以看到Autodesk强大的行业整合能力,也知道其实涉及到每个人的,可能只是它全部功能中的一小部分。
目前在国内,Revit的普及程度是建模软件中最高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和其他的建模软件相比,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
第一个缺点,积木太重,也就是太吃硬件。
Revit希望构件的信息大而全,这导致模型中每一个构件都有着大量的冗余数据。
Revit在被Autodesk收购之前是做机械设计的,机械设计和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是,它要求零配件之间要有很高的相互驱动能力。
Revit软件中,小到两颗螺丝钉,大到两堵墙,所有的构件都彼此关联,而且它对所有的关联都是实时运算的,每一次移动一个构件,软件都要计算所有和它相关构件的参数,就算隐藏了那些构件,也一样要被计算。
这种关联参数的积累,会随着模型体量的扩大而呈现几何级的上涨。
如果项目模型太大的话,比如一个占地几公顷的厂房,或者是几十公里的隧道,那对计算机的要求就会非常非常的高。
行业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切割模型,把它分成好多份,但切割开的模型彼此就没有关联性了,也不方便协作。
第二个缺点,就是面向特殊行业的预制积木太少。
比如厂房中复杂的钢结构、比如隧道中的异形盾构等等,项目越特殊,相应的积木就越缺乏,需要建模人员从零开始画一个构件的工作量就越大。
Revit中的这些积木叫做Family,中文叫做「族」,这个重新创建构件的工作叫建族。
需要注意的是,BIM建模是一个参数化建模的过程,不是画一个构件的三维形体就完了。
比如说,项目里需要一个风机盘管,Revit给出的预设里面没有符合要求的,得自己建立一个。
这时候,不仅要把它的外形尺寸画好,还要给它加上跟水管、风管、电线的接口,以及一系列的参数,比如功率、电压、水流量、制热量、送风量等等,只有这样,这个构件放到项目里的时候,才能跟其他的管线连接成系统,才能参与建筑的能量计算、电力负荷计算等等。
只画出形体的族,在行业里被称为「死族」,因为它只能看,不能参与信息和数据的传递,很多项目到了一定程度BIM进行不下去,就是因为模型中有大量的「死族」出现。
这一点对于学习BIM软件的人来说,难度大,容易出错。
可以这么说:学习Revit,需要拿出一半的时间学习建族。
第三个缺点,就是积木的种类太复杂,也就是软件的逻辑难以理解。
这一点会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Autodesk把建筑、结构、机电和设备这些专业集成到同一款软件中,这些专业的数据分类方式又各不相同。
就好比各种蛋,鸡蛋鸭蛋鹅蛋,想分类就得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可是不同的专业,蛋的种类也不一样啊,那该准备多少个篮子呢?
Revit的做法比较狠,我准备数量最多的篮子给你用。
举个例子,咱们在CAD里面喜欢的图层,在Revit中消失了,所有的构件都按照一种叫族类别的方式来分类,比如墙类别,照明设备类别。
还必须严格按照软件规定的方式来设置,设置错了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族类别这个篮子里面,还套着一堆小篮子,叫族类型。
比如,画一堵墙,100厚,然后想在其他地方画一堵200厚的墙,那能不能直接把厚度改成200呢?
不行,因为不同厚度的墙,在Revit里属于两种族类型,把100这种类型的墙改成200厚了,那之前所有100的墙也都跟着变成200厚了,得重新建立一种墙的类型,把厚度设置成200才行。
这种听着让人头晕的概念,在Revit中还有很多,光是要改变一类构件的颜色,就有对象样式、系统材质、过滤器等一大堆需要理解的东西。
这一点带来的坏处就是,需要非常熟悉它的逻辑,才能提高效率,否则,使用软件本身就会分散注意力。
再举个例子,前面说了异形的构件需要自己建族,比如想在墙上装一道异形的门,软件给的积木堆里没有,好,自己建一个。
在建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它的族类别,如果类别错了就放不到墙上了,族类别设置好了还得设置族类型,给每个族类型加上参数,设置这些参数之间的关联。
这个缺点目前还没有办法解决,唯有靠持续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效率。
对大项目支持能力欠佳,对于特殊行业的预设较少,软件的逻辑让设计人员比较难上手,这是Revit的三个主要缺点。
不是说Revit差,它本身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软件,尤其是在一些通用性较强的项目中。
Revit的优点之一,就是建筑、结构和机电这三个专业的高度集成。
一款软件里解决许多事情,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了数据**的难题,这个问题从BIM诞生到今天一直困扰着行业,说它是BIM技术最核心的难题也不为过。
在国内,通常都是一个设计院负责从建筑到机电的全专业设计,这种通用性就能减少很多数据**的麻烦。
另外,Revit配置要求高,这是缺点也可以说是优点,Revit吃硬件的原因,一个是它构件中的数据量大,一个是构件的联动性强。
关联性和参数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电脑配置够的话,Revit对建筑构件的详细编码和分类,能够对后期的施工甚至运维数据输出有很大的帮助,而高度的联动性在熟练掌握之后,能让我们的模型改动工作大大减少。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3 10: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