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REWA河供水项目BIM技术应用 韩万玉 吉乔伟 赵立佳 郑元格 管永林 于航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项目概况 斐济 REWA 河供水工程位于斐济首都,由水处理厂 设计建造运行(DBO)合同和重力管线施工(GM)合同组成, 工程内容包括:新建一座净水厂(设计规模8万吨 / 日,一 期建设规模 4 万吨 / 日)、8.5公里长 DN900 压力输水管线、 一座1万吨容量的高位蓄水池、新建 17.8 公里长 DN900 重力输水管线。项目工期为2019年4月到 2023年3月, 为斐济在建、投资最大民生项目。该项目按照澳洲 / 新西兰标准设计与实施。 2、BIM应用环境 1、本项目涉及专业多,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在BIM设计实施阶段,通过利用BIM设计协同平台的优势,解决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设计阶段的BIM服务重点。 2、本项目空间关系较为复杂,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3、本项目工期4年,参与方众多、信息沟通复杂、监督困难、质量要求严格,同时面临着严峻疫情的考验,急需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项目管理问题。 3、BIM设计环境的构建 3.1 BIM实施方案制定。本项目编制完善了斐济REWA河项目实施方案,从“人、工具、方法、数据”四个维度推动BIM实施,通过项目各阶段应用,实现“Real BIM”的真正价值。 3.2 BIM软硬件选用。在硬件方面采用无人机来拍摄项目现场进度,与BIM模型进行对比,并配置BIM工作站,以整合、优化、深化各专业模型。软件方面采用成熟的Autodesk平台的解决方案,以完成BIM实施工作。 4、BIM应用实施 4.1 BIM设计 4.1.1 BIM协同设计。根据规范标准,创建了建筑、电气、工艺、结构等BIM模型,并赋予各类设计属性信息。 4.1.2 设计协同平台。通过自研协同平台Model House,实现了各专业模型联动、联合审查、实时沟通等。 4.1.3 文件管理架构。采用基于ISO19650标准建立的文件管理架构,记录项目实施中的过程文档,便于问题回溯和成果交付。 4.2 BIM设计应用 4.2.1 碰撞检测。使用Navisworks实现安装、洞口、管线等的碰撞检查,可以提前发现设计图纸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地方,提前调整设计图纸,避免变更和返工,降低施工成本、节约时间,并定期发布分析报告。 4.2.2 性能分析。本项目在结构专业通过接口插件将Revit模型导入商用CAE计算软件(Midas gen)进行结构受力数值分析,“一模多用“,完成基于澳新标准的专业设计。工艺专业中进行消毒池等工艺设计CFD分析,验证设计合理性。 4.2.3 方案优化。1.坡地水厂厂区设计标高优化。拟建厂址现状为坡地,地势起伏,原方案整个厂区设计标高21m,土方开挖量较大。本项目使用Revit,civil3d等软件对厂区地形建模,为最大化减少厂区挖填方,将生活和生产区标高区分,设置放坡和挡墙过渡。2.取水口方案优化。原方案取水泵房紧邻河岸,高31m,通过新建桥梁与厂区连接,施工难度大,费用高。优化后,取水泵房布置于河岸顶,利用V形管道取水,采用Revit创建地形模型辅助设计,确定管道坡度,挡墙,取水口位置等,并进行CFD验证,大幅降低项目成本和施工难度。3.三维地质建模,确定“半土半岩地基“桩基合理布置范围和桩长。本项目蓄水池基底岩层标高起伏大,地勘报告仅提供勘孔柱状图,无法准确判断地层信息;因此本项目采用Geo5软件,生成三维地质模型,提取中风化岩层地形,导入Revit,精准确定桩基布置范围和桩长。 4.2.4 方案沟通。履约中,遭遇严峻的新冠疫情,内外部沟通由线下转为线上,基于BIM可视化优势,有效提升沟通效率,保证项目正常推进。 4.2.5 三维出图。本项目建筑,工艺,结构模板图等由Revit模型切出,“图模一致” ,提高图纸质量和出图效率。 4.3 BIM建造 4.3.1设计交底与指导施工。基于BIM可视化设计交底,直观、明确表达设计意图;同时指导现场施工,减少施工单位返工处理。 4.3.2工程量输出。基于Revit快速计算材料、设备等工程量,准确高效。 4.3.3土石方回填。本项目创建场地三维模型,快速计算场地挖填方量,指导场平施工。 4.3.4施工进度模拟。本项目采用BIM技术制定详细进度计划,绑定模型信息,实现进度模拟。 4.3.5设备安装模拟。本项目的BIM设计对全厂的设备安装方案进行了模拟,详细介绍安装程序,清晰易懂。 4.3.6设备精细化建模及精细化设备族库。本项目建立精细化设备族库,实现管线综合排布,解决厂房内部管线末端定位等问题,准确预留设备检修空间。 4.3.7建设管理平台。搭建建设管理平台,实现合同信息管理、综合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移动端考勤、巡检等功能,全流程线上表单,方便快捷、问题可追溯。。 4.4 BIM交付。本项目通过高效的模型渲染,实现虚拟漫游,用于展示;并将所有模型及数据信息归档,实现数字化交付;同时,采用自研Model House平台,实现Web端模型轻量化展示,为智慧运维奠定基础。 5、综合效益 本项目通过BIM的使用,提升了设计和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降低了项目成本。 本项目依托BIM技术的应用和工程项目的实施,成功申请1项科研课题,1项QC课题,申报3项实用新型专利,成功申请1项软著。 本项目作为斐济在建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到各方高度重视,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和中国驻斐济大使钱波先后视察项目,均给予高度的认可和评价,同时,由于良好的履约,项目作为唯一一家中资企业被斐济水利与环境部授予环保服务“金卡”。 |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5-4-23 08: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