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EaBI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搜索
EaBIM BIM门户 BIM与建造 查看内容

BIM技术的可视化到底有多强大?

2020-8-6 10:29| 发布者: 萧闫子| 查看: 832| 评论: 0|来自: BIM学社

摘要: 可视化是传统CAD与BIM的区别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基于BIM的可视化功能,可以改善沟通环境,提高项目的观赏度及阅读能力,增加建筑整体的真实性及体验感。那么,BIM技术可视化功能的强大之处体现在哪里呢?一设计可视化 ...
可视化是传统CAD与BIM的区别中最为显著的一点。


基于BIM的可视化功能,可以改善沟通环境,提高项目的观赏度及阅读能力,增加建筑整体的真实性及体验感。


那么,BIM技术可视化功能的强大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设计可视化




微信图片_20200806102119.jpg


BIM工具具有多种可视化的模式,包括隐藏线、带边框着色、真实渲染三种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实现“所见即所得”。


并可通过创建相机路径,创建动画或一些列图像,向客户进行更直观的设计方案展示。




机电管线综合可视化




微信图片_20200806102124.jpg


将机电各专业模型融合为一个整体BIM模型,从而使机电管线与建筑物的碰撞点以立体方式直观呈现。


在三维模型中找出碰撞点,优化管线排布方案,优化调整之后再出图。




可视化碰撞检测




以往的传统2D工作模式往往需要设计人员对N多张图纸进行套叠一一排查,不但费时费力,还对核查人员的工作能力、经验以及空间想象力有很高的要求,经常是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一大堆的错漏碰缺。


微信图片_20200806102129.gif


而通过直观的三维信息化模型,在前期可以进行可视化的碰撞检查,查看净高,并自动生成碰撞报表,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




技术交底可视化




微信图片_20200806102134.png


传统CAD图纸难以展现钢筋排布,而利用BIM可以进行动态演示,更好地展现施工方案,有利于施工和技术交底。


同时可以模拟现场施工,向作业人员进行可视化的技术、安全交底,直观反应各道工序的施工以及注意事项。


通过直观的方式,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正确高效的工作,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空间可视化




利用BIM模型,对建筑设备空间是否合理进行提前检验。


微信图片_20200806102138.gif


通过制作工作集和设置不同施工路线,从而得出最佳设备安装位置和工序,更直观、清晰,通过模型对管道支架进行优化。




施工组织可视化




在2D工作模式下,虚拟施工因为技术手段及信息收集不到位难以实现。施工中往往是凭经验、拍脑门等方式来决定的,经常是施工返工,物料浪费,进度拖沓等现象。


而借助BIM,通过创建建筑设备模型,周转材料模型等,进行模拟施工过程,确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组织。


同时实现了复杂构造节点可视化,全方位呈现复杂构造节点,如复杂幕墙节点。




施工进度可视化




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形成BIM 4D进度管理模型,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便于及时调整、优化施工方案。同时进行有效协同。


微信图片_20200806102143.gif


4D模型可以使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中的进度、物料使用状况、人员配置、现场布置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一目了然,这样施工现场监控管理模式,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三维渲染




通过BIM技术,将模型进行细化及深化之后,配合相关软件可以进行贴近现实的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


微信图片_20200806102147.gif


模型之中不但添加了构件信息,还可以进行360度旋转以及细部的放大等观赏方式。让项目各方可以对建筑整体及细节都有了解,再配合VR等技术可以实现虚拟现实的演示,增加业主或相关人员的真实体验感。


利用BIM,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可以提升工程中标几率。


总的来说,BIM的可视化是基于对建筑信息综合分析结果的呈现,这也是BIM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一种表现。


在未来建筑工程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下,BIM信息模型将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并成为未来建筑业技术升级的主流!


转载:来源BIM学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作为交流分享,非商用,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QQ|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5-5-1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