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管理模式不合理、人员素质偏低、信息化手段缺乏充分应用等问题。随着近年建筑行业规模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都会遇到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长、施工不可重复和涉及单位多等诸多难点,因此,建设项目管理将面临着当前环境下的新一轮挑战。 为解决建设领域的传统难题和新型挑战,我国于2003年正式引进BIM技术,且至今的研究还只局限于对BIM的概念性介绍和局部运用。2010年,中国房地产协会发布了《中国商业地产BIM应用研究报告》,用于指导BIM技术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应用和发展。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2015年,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查、涉及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BIM技术,信息化集成应用BIM的建设项目比率达到90%。随后,各地区人民政府参照国家指导意见制订了本地化的BIM相关政策,助力BIM技术的推广和实施落地。 BIM技术主要就是将房建工程中的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整理,并且将所有的数据都录入到工程数据库内,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将所有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数据模型,工程管理人员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观察可以彻底地了解工程是否按照规定要求来进行,从而可以确定是否变更设计方案。BIM技术具有可出图、共享和模拟,以及可视、协调等特性,利用以上特性能实现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能有效地解决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和推广,BIM技术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支持对工程全方面模拟、检测、及性能分析,可为项目全过程的科学决策和实施优化提供依据。 任何工程的准备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BIM技术应用到工程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合理的布置施工的管道、降水、支护以及整体的平面布局设计方面。BIM技术在管道中的应用就是对管道工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将其以三维的形式展现在计算机内,方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地掌握管道布置的结构形式,并且及时地发现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和提升。此外,管道的降水和支护也是BIM技术管理的重要方面。而BIM技术最为关键的当属平面布置设计方面,其是保证工程可以安全合理进行的基础条件。 施工阶段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控施工过程,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分析安全性能,只要是安全性能未能达到标准的要求,BIM系统就能够直接发出警报提示;BIM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将工程的所有数据信息直接录入到系统内,从而可以实现工程模拟操作,进而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全面地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应用BIM技术之后,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事故应急预案,从而可以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的施工效率。另外,BIM技术在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监督管理时,将施工现场实施三维模型建设,将工程的设备、人员、材料等都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将管理结果直接反应在BIM系统上,从而可以使得管理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全面提升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BIM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后续施工进行深化设计中,可以将全部的工程分支专业都实施精细化设计。首先,要对工程的各个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应用BIM技术来建立系统模型,实施三维模型的检查,查找出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最后,将各个模型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实施全面的深化设计,还要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从而可以保证后续施工更加合理和有效,工程质量能达到要求。 B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应用该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在未来必然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并且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斯维尔作为全国优秀的软件服务商,为全国各地众多客户提供优质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支持。至今为止,斯维尔已完成100多个各类BIM课题研究与BIM咨询服务,并获得国家和行业多个BIM奖项(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同时,斯维尔基于BIM技术,结合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业务管理新模式,提供“BIM+智慧工地”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5-4-30 03: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