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建造的发展和BIM技术理论的不断成熟,BIM数据的概念也是越来越得到广大BIM爱好者的关注,并逐渐走向成熟化。对于BIM数据的重要性我们来分析一下。 有数据的图形称为为模型,没有数据只能称之为图形,图形是不能作为施工依据的。这就好比一个傻子,其本身是有身高体重,也有姓名性别,但是他本人是没有这种认识的,因为没有灵魂,就不知道饥饿与冷暖。傻子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好比工程师没有数据不能施工是一个道理。 我们以一个柱子为例来解释数据的存在,没有数据的图形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长方体,即使在特定的空间中,我们最多只能感受到这是一根柱子,但是具体尺寸是无从得知,方量无法计算;没有材质就无法进行混凝土配比;没有定位就无法进行测量定位。 管理风险说到底是人的风险,因为人的情绪是无法管理的,人的智商也无法管理,从来没有哪个天才从小学到大学数学成绩都是满分,而计算机则可以做到。正因为人的风险因素是最大的,所以数字化程度越高,那么建造管理风险就越小。 数据驱动模型,模型输出数据,这样的良性运转将会大大降低管理风险。如上述的柱子,位置的改变导致定位的移动,截面的变更导致混凝土方量的改变,配筋的变更导致配筋率的改变和钢筋量的改变。这些改变如果从图纸上发现是极为困难的,工作量巨大且容易疏漏,但是以BIM模型进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就尤为轻松。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BIM技术是数字建造的核心。 铭钧智建咨询公司张士军先生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多年,同时深度研究BIM技术多年,对施工BIM技术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由张总亲自督导编写的《施工管理人员BIM技术操作实务》完美的诠释了施工一线技术人员对于BIM的需求和应用方法,是一本指导性的文件,施工BIM落地的不二法门。 张总认为,施工一线管理人员应参与到BIM技术的应用中去,方可产生价值。根据需要了解自身的数据需求,针对性的获取需要的数据,辅助施工,并不需要深度学习BIM软件的操作。 具体实施路线为,以项目合约为需求导向,拆分项目,从上至下,直至工序。然后找出每道施工工序的数据需求和施工难点,把工作任务分配到具体岗位,从而分析每个岗位的数据需求,给出BIM解决方案。 本书从施工现场的需求出发,针对每个一线岗位的工作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并非BIM应用点大全),供广大BIM爱好者参考,同时给施工一线的管理人员提供思路。 技术管理: 进度管理: 样板管理: 测量管理: 质量管理: 现场管理: 安全管理: 造价管理: 该书目前已经正式发售,有需要购买的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下单: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3037998580&wfr=wx_wxh5&sfr=app&source=goods_home&from=groupmessage&ifr=itemdetail&state=H5WXshareOld&distributorId=1223464768&share_relation=5ed5bf76c640929e_1223464768_2 |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5-4-26 12: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