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EaBI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EaBIM BIM门户 BIM标准政策 查看内容

两项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发布(附解读)

2019-5-7 09:04| 发布者: EaBIM门户编辑| 查看: 146| 评论: 0|来自: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振伟

摘要: 两项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发布(附解读)

【一】

现批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356-2019,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年3月13日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作为我国开展绿色校园评价工作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既有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的评价工作。

校园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摇篮,体现了城市时代的风貌,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现有普通小学19.05万所、初中阶段学校5.24万所、普通高中学校2.49万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12万所、普通高等学校2 560所,全国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总量超过25.9亿m2,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约为2.90亿人,教职员工近2 143.24万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及住区人口增加,导致作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校园产生新的刚性需求。目前校园数量多、人口稠密、校园建筑设施量大面广,能源消耗大,管理水平低,严重制约着低碳校园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2014年4月18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担任主编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会同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绿色建筑委员会、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清华附中朝阳学校、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等20家单位,中国绿色校园学组组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担任主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清勤副院长担任副主编,开展国家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工作。

《标准》编制组于 2014—2016年间在不同的城市的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展开不同区域气候的绿色校园建设的调查及研究。针对校园整体评价特征、地域性气候特征、校园能源与资源消耗特征、室内外环境质量控制、运行与管理特征、水资源利用、碳排放和绿色教育、区域性创新与特色提升等几大方面,进行着重研究后形成的相关具有可操作性的条文及评价方式进行多次修改。

《标准》作为国家系列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中校园评价标准,认真总结我国不同地区绿色校园的实践案例和建设经验,并结合中国学校校园的空间和行为特点汲取了国外先进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和经验,从绿色校园的维度出发,针对学校的不同类型分别设定评价内容及指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符合校园重在“园”而非“单体建筑”的特点,标准整体体系体例上合理,体现了中国校园的特征及要点,便于进一步绿色校园的实施和管理。《标准》经过几年来的多次会议及修订,于2016年3月完成全国征求意见,并在征求意见回馈的再次调整中,更进一步地完善优化标准内容,于2016年10月递交送审稿,在北京召开了《标准》送审稿审查会。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绿色校园的评价。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中的定义,中小学校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学校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等,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为体现民主和公平性,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校园均可作为评价对象。

本标准可用于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新建校区的规划评价,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既有校区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评价。通过综合考核评价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运行及社会服务过程中的举措及成效,促进绿色校园建设工作更加深入的开展和长效机制的形成,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标准》的编制框架和主要内容与现有国家标准规范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契合学校自身特点,较强绿色理念的传播和应用,并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在满足学校建筑功能需求和节能需求的同时,重点突出绿色人文教育的特殊性与适用性。《标准》分为中小学校评价体系、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两套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中小学校,5、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6、特色与创新,7、条文说明。其中第4、5章评价标准体系内包含5类评价内容: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运行与管理、教育与推广。

绿色校园根据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项数,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星级越高,难度越大,三星级要求最高。

绿色校园的评价应以单个校园或学校整体作为评价对象,以既有校园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依据。对于处于规划设计阶段的校园,可根据本标准进行预评价,可依据本标准对校园的规划设计图纸进行预评价,重点在评价绿色校园方方面面采取的“绿色措施”的预期效果。考虑到我国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量大面广的既有校园作为评价对象时,更偏重考虑“运行评价”,评价相关“绿色措施”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高校是我国公建节能和绿色建筑的重要领域。2008年,同济大学联合清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编制了《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为我国绿色节能校园建设提出了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2009年,12所高校列入首批节约型校园示范名单。随后,《高等学校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管理技术导则》、《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等相继出台,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进机制,全国有近300所高校列入国家节约型校园示范行列。随着高校节能意识的逐渐增强,校园建筑节能开始由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转型。

《标准》依据我国学校自身特点进行编写,弥补了我国绿色校园评价领域的空白,注重对被动式、低成本、简单有效技术措施应用的鼓励。




【二】

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年3月13日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振伟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实际上我国关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制定开展得很早,早在2003年8月就出台过一个《绿色奥运评估体系》。当时为了办好奥运会,国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但后来这个评估体系随着奥运建筑的落成、使用以及之后的改造,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大家所熟知的是2006年6月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这个标准是现在我国所评价的项目中应用量最广的。全国有一万多个项目,其中有80%的项目都是用这个标准去评价的。2006版的评价标准在新标准修订后已经废止了,目前现行的评价标准是2014年4月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年发布,2015年开始实施,三年的时间里这个标准已经做到了全面覆盖,无论是设计还是运行标识,都在用这个标准。但是它在初期使用和推广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因为新标准修订的跨度比较大,技术上的一些要求有较大提高,而之前的项目80%都是按照2006版的标准评价的,所以在推广2014版标准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门槛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过一定的困难。这版的标准目前也在修订中,2018年的评价标准正处于征集意见的阶段,快的话今年年底就能出台,慢的话也会在明年上半年出台。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更新速度是比较快的。

目前我们整体的绿建评价标准体系从层次上来讲已经建立起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从流程上来讲也覆盖到了设计、施工、验收、评价四个阶段,这里的评价要特别说明一下,它并不只是指设计+施工+验收的评价,而是分为各个阶段。从流程上讲更细致一些,在设计阶段我们有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施工阶段有施工规范,竣工阶段有竣工验收标准,运行维护和检测也有各自相应的标准。设计和运行的评价标准是我们目前种类最完整、最丰富的。在整个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标准是国标,有一些是学会标准,有一些是行业标准。从行业的各个参与方的角度而言,大家的步伐并不是非常一致,有些行业比较快有些行业慢一些。


按功能类型划分,我们的评价标准体系一共有10项,其中新建建筑共6项,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此外还有《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从功能体系看,我们目前的标准体系如果单纯从数量上讲,绝对比国外的评价标准要多很多,因为划分得很细,包括了上面所提到的商店、医院、博览、办公、工业建筑、校园等等。然而虽然分得很细,但是这些评价标准的应用并不是都很好,例如绿色博览建筑和绿色办公建筑的评价标准虽然已经发布,但实际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项目并不愿意使用这个标准。这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目前我们也在推广《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近期会把它上升为行业标准。

按行政区划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地方标准。现在全国有29个省市已经出台自己的地标,但并不是地方标准出台后就必须要求按照这个标准去做。我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同时实施地标+国标的有16个省市,严格要求实施地标的有4个省市,例如北京。虽然编纂了地方标准,但仍旧使用国标的有12个省市。所以地标的使用和推广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例如江苏虽然出台过地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后发现,效果并不如使用国标,所以就不再使用地方标准。


从2015年住建部把标识评价工作下放到地方之后,住建部就不再掌握各地的标识评价数量,我用评价机构收集上来的数据做了一份统计。但因为有些省市的一些项目可能正在备案、正在评审过程中,所以这个统计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出入,不过总体数量上不会有太大差异。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评出10636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建筑面积超过十亿平米),完整地完成了十二五制定的目标。我们从表里也能看到,从2008年到2015年,我们的绿建一直在以加速度增长,2016年的增幅更加夸张。这其实是由于标识评价下放,标识记录突然增多了。这一方面来讲是好事,表明提供的供给服务增多,会刺激市场的需求。但这种刺激只是一时的,刺激释放完之后,市场会回归理性。

目前评价的类型中,绿色建筑中的饭店、办公、商场和酒店的占比非常大,共10573个,工业建筑只有63个,健康建筑这两年才刚开始参评,数量很少,只有23个,生态城区目前是我们刚刚开始做的一个认证工作,但实际上从部委的角度讲,生态城区很早就启动了推广,树立了一些示范项目。

绿建项目比较多的地区基本集中在华南、华东、华北地区。如果从绿建的设计、咨询以及标准推广的角度而言,前面的十个省市如果能做好,基本等于全国的60~70%的市场份额已经拿到。

关于绿建的发展,国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十三五”期末,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

评价机构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包括:

➢ 标识评价属地化管理

➢ 推行市场化第三方的评价机构

➢ 全面放开一、二星级项目的标识评价

➢ 部分省市尝试开展三星级标识评价

其中需要提及的是,目前阶段第三方评价机构还是很混乱的,虽然我们看到一些省市公布了一些评价机构,增加了一些省院和建科院,但实际上这些单位并不符合第三方评价的资格。

未来推广绿建的工作思路:

➢ 加强施工图审查,通过审查放大绿色建筑的实施面积

➢ 绿色建筑推广进入“强制+引导”阶段

➢ 建立完善设计、施工、验收、评价等工程建设标准

➢ 单体建筑、居住小区、生态城区三个层级协同推进

绿建评价标准的海外合作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和DGNB、 HQE开展合作,其中和DGNB谈妥双认证。以后项目的业主如果想要进行双认证,提供一份申报材料即可,两方的评审机构会同时对材料进行认证,当然费用方面会比单纯的国标认证费用稍高一些。

现在绿建已经不再是单独的一个点或者某一个开发商凭借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去做的事情,而是要进行成区域的、规模化的推广。从建委和建设主管部门的角度看,这也是他们所倾向的一种方式。所以未来绿色建筑的实施将进入到常态化阶段,更多地成为建筑开发和设计的一部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15: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