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田玲 | 广联达BIM建造资深业务研究员 建筑企业要想盈利,核心在于做好“开源”和“节流”,那么如何做到“源头算的准、过程控得住”,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就必须实现精细化管理,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BIM是如何辅助企业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l.将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到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一个业务工作人员,通过BIM模型实现工作协同,确保成本管理制度高效执行; l.将成本管理的防线前移,准确预测项目经营效益、管理效益,通过BIM模型,结合进度规划,模拟预测不同时间段的资金和资源需求情况; l.抓好过程成本管理,通过BIM模型支撑管理下沉,实现成本要素管理(人机料); l.通过“BIM+数据”为项目二次经营提供有说服力的谈判依据,提升项目盈利水平; 还原业务场景,看成本管理的“难关痛”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感觉,成本好像是无处不在的,太难管了,事实是怎样的呢?我们试图以项目建设各阶段为切入点,列出与成本相关的业务内容、执行主体,从宏观的角度去探究根本,如下图: (绿色线条:项目收入 红色线条:成本支出 黄色框线:关键节点) 从时间维度上看,成本管理涵盖了工程投标测算、合同签订、过程管理、到最终竣工结算的项目全工程。 从组织维度上,我们将业务分为集团、公司(指分公司)、项目部三个层级,他们在成本管理上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集团层级:如何订立企业的成本管控标准,完成企业成本造价指标、工艺工法、企业定额库的建立,指导下属单位合规合理完成合同的签订及执行; 公司层级:一方面,如何拿到靠谱的合同,需要依据集团提供的成本指标数据准确测算投标成本;另一方面,如何编制准确的目标成本,指导项目部在目标成本框定的“项、量、价”范围内完成工程建设; 项目部层级:以目标成本为管控基准,做好成本过程管理及实际成本统计,确保按时保质不超目标完成任务。 一个项目,从投标到竣工结算,哪些业务算收入、支出或效益呢?我们在上图中有所显示,绿色线条代表项目收入,红色线条代表成本支出,而合同额与目标责任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企业层级的“经营效益”,目标责任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是项目部层级的“管理效益”,结算额与合同额之间的差额是项目的“结算效益”。 通过还原业务场景,不难发现,成本管理包括以下五大关键节点: 传统信息化成效之上的隐痛 目前,我们大多数建企已经经过多轮的信息化建设,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借此提升管理水平,传统成本管理系统建设是这样的: 多轮的信息化建设并非无用功,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成效: l.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加速,一些管理活动已经被信息化系统替代,管理效率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升; l.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流转及结果数据、成本过程及成本分析的在线化,虽然数据展示的颗粒度较粗,但可以为成本改进措施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l.初步实现领导层数据的在线查看,可以根据不同的图表、图形、横纵方位查看项目经营情况; 以往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管理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减轻工作量,所谓的无纸化办公还是一个理想状态,还有一些地方在隐隐作痛,是传统信息化模式治不了的: 综上,现阶段,看到成本管理的“难关痛”和过去的建设成效是远远不够的,想向前推进成本管理变革,要学会“借力打力”,借以往的经验和不足,借最新的技术,甚至借国家政策导向,搭建一套满足建企各层级管理需求的成本管理系统。 BIM+成本管理,怎么解决问题 成本管理是一个体系,如何满足不同岗位的管理诉求?对企业管理层而言,需要准确地查看分析数据,对执行层而言,需要快速编制和统计成本数据,所以“BIM+成本管理”系统的搭建形态可以采用“工具+平台”的方式(如下图的企业端、项目端),既满足岗位级复杂业务的便捷处理,又满足管理层业务流程在线流转及控制的要求。 成本管控的核心就是“源头算得准,过程控得住”,成本目标算的是否合理?过程是否能落实预计收益呢?系统采用“虚实结合”的设计思路,在BIM虚拟平台上,结合目标成本、进度规划预测不同阶段的资源及资金投入情况,测算项目的盈利情况,同时,根据实际进度情况,自动把资源耗量、成本实际发生情况反应到BIM模型上查询节超情况。 此外,如何保证系统快速落地,满足不同层级,不同阶段的独立应用?系统功能设计分为1个数据展现与存储系统(企业端),3大业务处理子系统“收入/产值统计”、“目标成本”、“过程管理/实际成本”,其中3大业务子系统可以独立部署应用。(本篇做概括性介绍,在后续的连载文章中会介绍各子系统的详细方案) 一、收入、产值统计 l.合同预算,一键导入造价文件,可按专业合并快速挂接成本科目,统一收入和成本口径; l.产值统计,现场进度自动反馈,进度工程量按流水自动拆解并罗列,便于产值精准统计,真正实现“产值进度一体化“,实现生产和预算部门的在线协同; 二、目标成本 以“目标成本”为基准,规范编审过程,确保编制质量,积累结果数据,提升编制效率,初步估算较线下excel编制效率提升5倍左右,系统编制流程如下: 关键步骤如下: l.第一步,统一企业基础资源库及费用计算模板,规范成本编制规则,统一数据归集口径,便于企业横向对比各项目成本数据: l.第二步,精确、快速编制目标成本,同时可复用历史工程的组价信息: l.第三步,按科目维度自动生成收入和成本对比分析,预测企业“经营效益”: l.第四步,提交审批,数据存储入云,实现多项目间横向查询分析: 三、过程管理/实际成本 以“成本过程控制”为核心,打通生产、质量等环节,落实“成本要素管理”,结合成本的精细化、动态化管控,实现项目“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系统处理流程如下: 核心价值点如下: l.分包预算,建立与目标成本的关联关系,分包项直接选自“目标成本”,工程量直接来自于流水段工程量,实现分包预算编制的可视、可控、高效、准确! l.分包成本,以模型为媒介,打通进度、质量验收信息,分包成本统计及结算时,生产数据即时呈现,有据可依。 l.物资提量,部位、时间、材料类型多角度一键统计, BIM模型上可以统计出部位、构件的人材机消耗量,根据资源应耗量,控制现场“人材机”的使用,同时让现场物资盘点更有参照依据: l.物资成本,以模型为媒介,参考生产进度,自动统计物资应耗量,根据现场物资盘点及材料使用信息登记材料实耗量,在线核对物资节超情况; 四、项目/企业BI分析 l.在项目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项目的管理周期,及时完成项目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偏差分析,偏差超限项,自动预警。对于重点问题,可追溯到细部与模型 l.自动生成项目BI及核算分析表 未来的成本管理之路,我们同舟共济 现阶段,建筑业的信息化仍旧阻力重重,如何跨越艰难实现理想中的蓝图,需要整个行业和技术平台形成合力,以长期的、微小且聚集的量变,促成建筑业信息化裂变。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1.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企业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深刻剖析亟待解决的问题,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抱残守缺,固步不前; 2.解决组织和流程障碍 基于BIM的成本管理,要达到预期的精细化,必须多个部门进行同步协作,让工程信息在技术部、机电部、工程部、商务部、物资部等多个部门间动态流通,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即价值。目前,项目上的存在一些认知性障碍,BIM负责人往往职权有限,短期内难以快速推进。对此,可以在企业层面设置BIM中心和成控中心,调整BIM应用流程,在施工策划阶段,集中解决BIM前期的建模、组织方案设计、成本测算及合约规划等操作密集的信息准备工作,由项目部基于前期成果,进行项目进度跟踪、质量安全跟踪等岗位级应用。 3.普及BIM岗位级应用 BIM应用离不开三维建模、碰撞检测、施工模拟、物资提量等技术应用,但是BIM人才稀少,过多的依赖专业BIM人才是不行的,企业一定要将对技术本身的关心转移到BIM应用普及化上。把BIM技术普及到项目建设中的每个岗位上,是BIM技术应用的最终目标。。北京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部BIM中心负责人张宝龙先生曾明确表示,一定要向全员BIM的目标发展,如果项目各部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能精通BIM基础工作,将BIM应用于其日常工作中,BIM人才短缺和BIM应用落地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4.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这里是指BIM实施节奏,建议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成本管理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企业体系建设,涉及面较广,基于BIM的成本管理,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建议按照成本管理的范畴进行划分,分为目标成本,成本过程管理两个阶段来实施,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实现全覆盖。 总体来说,“BIM+成本”优化管理层查看经营数据的展现方式,可以通过BIM模型查看整体、重点部位的收入成本对比情况及工料机的节超情况;辅助精细化管理执行落地,基于模型实现现场的要素(工料机)管理;解决执行层数据的采集问题,可以通过BIM模型实现生产、商务、技术、质量等各岗位间的协同,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3 15: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