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EaBI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EaBIM BIM门户 BIM专题 BIM与工业化建造 查看内容

未来已来,如何正确理解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化?

2018-6-12 10:16| 发布者: EaBIM门户编辑| 查看: 193| 评论: 0|来自: 晓军视点

摘要: 未来已来,如何正确理解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化?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概念就被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人们就开始了建筑工业化的思考和探索。和汽车、飞机、船舶等离散型制造业一样,“建筑产品”如何拆解成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就成了大家理想的生产场景。以日本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掀起了住宅工业化的热潮。一是在“建筑产品”的结构(即装配建筑方面)。通过大企业联合组建集团企业,设立了工业化住宅的质量管理标准,制定了各种标准规范,发展楼梯单元、储藏单元、厨房单元、浴室单元、室内装修部品构件以及通风体系、主体结构体系;二是在建造的生产流程(精益建造方面)。借鉴丰田汽车的“精益制造”理念,让每一道工序都有标准化的模块,工序式的模块施工中,一个施工段或一层的工作量没有按照流程完成,不允许进入下一个施工段或下一层施工;每一道工序没有按照“零投诉”标准作业,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建筑施工质量。一步步实现其建筑工业化,摆脱了传统的建造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曾经进行过一段时间建筑工业化尝试,但由于长期技术的限制和标准体系建设的缺失,再加上我国建筑业一直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一直享受廉价劳动力的红利,转型的动机不强。因此,建筑工业化的推动力不强,直到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放缓、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绿色环保要求的倒逼效应,再加上人们对美好生活和个性化建筑的需求,再加上数字科技的冲击,我国的建筑工业化才重新提上了日程。但时过境迁,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日本、德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需要结合当前数字经济的借鉴特征,进行新的发展路径创新,就显得无比的重要。 

一、数字科技加速建筑业向先进制造业方向演变 

“制造业是流动的产品和固定的人来生产,而建筑业则是固定的产品和流动的人员来生产”,建筑业与制造业相比较来看,不同之处在于建筑业具有典型的项目型特征,同时还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项目地点分散、多专业、多关系方、流动性强等特点。这种“分散的市场、分散的生产、分散的管理”的产业特点,大大增加了运营和管理的难度,也致使建筑业很难像制造业一样实现“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无论在“工业化道路”还是“数字化变革”上都与制造业较大差距。对比制造业,建筑业的机械化水平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却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多重“冲击”,故呈现“多期叠加”的表现特征。一方面表现在既有落后的“半手工、半工业的”的建造模式和管理模式,也有基于“BIM+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术催生的企业信息化、数字施工和智慧工地等类似先进制造业的新兴产业形态。

  

        图: 来源于《数字建筑白皮书》 

但是随着“BIM+云大物移智”等相关数字科技发展,数字化正在反促进加快建筑业向“工业化”演变,呈现和工业4.0等高级形态的趋同性。主要包括:一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理念向建筑业渗透。类似先进制造领域的,通过系统生命周期管理(SysLm)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在建筑业逐步开始步入实践,这主要表现在BIM技术的成熟,能够集成建筑生产系统和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而且实现三维可视化模拟与表达;二是一些先进制造领域成熟的解决方案和范式在向建筑业渗透。如:“数字孪生、协同设计、个性定制也开始受到大家重视,并开始在应用实践;三是生产设备的智能互联。先进制造强调把智能控制 系统、通信设施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得产品与生产设备之间、不同的生产设备之间以及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能够互联。这一点在建筑业的智慧工地建设上也开始得到体现;四是协同制造的形态向建筑业渗透。建筑业生产组织模式也开始出现从“串型结构”向基于BIM等平台系统的,从分析、决策、规划设计、审批、构件生产、智慧建造、智慧应用集成、智慧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的“环形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数字化将向日益成熟的状态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等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筑业越来越来呈现出和先进制造趋同性,我们不得不惊叹,这不是就是制造业想要的工业4.0吗? 

二、个性化定制建筑成为可能 

数字经济时代,如果问一下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整体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以三点:一是极具个性的定制产品。在数字时代,个性诉求将替代共性需求,更多的用户需要符合自身独特个性的产品,同时又能体验到整个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产品的“供应者”企业的竞争战略应更侧重于与消费者的连接和互动,通过搭建个性化定制化平台、增加用户的参与感,改变品牌企业供应链的组织和运营方式,转而要求实现更灵活、更可靠的柔性生产和交付能力。例如,青岛红领集团开创了服装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先河。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建成了顾客直接面对制造商的个性化定制平台,在快速收集顾客分散、个性化需求数据的同时,消除了传统中间流通环节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种种代理成本,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了零库存、低投资、高回报率效果,而且增强了客户黏性。二是极高品质的产品。除了设计精巧、加工精细、使用方便和性能可靠等传统指标外,如何融合绿色、健康等设计理念及新型材料,将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这些年许多企业也在倾注精力打造爆款产品,在产品设计和工艺上绞尽脑汁,积极开发和寻求新型的更绿色、更宜人的新型材料,以获得用户的青睐。三是极致的场景化体验。未来的产品将更加强调,构建体验化的数字场景,无论是用户从产品在设计阶段的参与感,还是在购买中的体验过程,还是在实际使用中的分场景适配,用户更注重的体验上流畅与丰富。以上的消费趋势,对于建筑这种“特殊的产品”确实是一个难题,如何积极的改变过去的思维,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定义建筑就成为了一种关键能力。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统建筑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是在设计过程中“参与缺失”。建筑的终极用户缺少参与,不能充分按照自己的美化愿望设计自己的生活场景,常常被迫选择市场的已有的“千屋一面”的产品。也渴望开发商能根据自己的建筑需求“量体裁衣”,深度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在实际中展现。 

二是消费体验中的“诸多无奈”。购房时的“无奈”以及二次结构拆改和装修带来的安全隐患;设计变更频繁且和工程经常返工,难于保障工期和质量,难于规避隐形消费陷阱;同时又无法预见各类隐蔽工程的线路、走向与位置,更难于预判家中设备故障、管线老化等问题,无法提前通知物业及时提供维修服务。 

三是生产过程的“环境破坏”。建筑业高消耗、高能耗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三分之一(40%左右),建筑垃圾每年高达数亿吨,建筑业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 50%。建筑运营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约占社会能耗的三分之一(40%左右),同时既有建筑中 95%以上又是高耗能建筑。可以说建筑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建筑生产过程对我们的绿色环境形成巨大的破坏。 

四是建筑产品的“问题重重”。由于建筑工程中的层层分包,项目过程不透明,难于监管,导致建筑质量出现问题,如:墙体渗水、墙面空鼓、层高缩水等现象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通病”。甚至很多大宗建筑配套设备、部品难于运行通畅,七分安装,三分维保,如果不注重后期的运营和保护,也会埋下建筑安全的隐患。 

随着BIM+云大物移智等科技的发展,人们未来--不但可以通过数字建筑平台的,按照自己的个性化诉求,参与协同设计,并深度体验未来的建筑理想、并通过数字虚拟生产、数字虚拟施工提前了解到建筑的生产过程,通过虚拟运维提前了解到建筑的各种运维状况,最后再通过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在物理世界中建造出实体建筑。最终实现个性定制的建筑产品。 

三、建筑业未来构想 

畅想未来,我们不妨大胆定义下:如果说手机是人的智能终端,汽车是人类位移工具的话,那建筑就是人类活动的平台和载体,这三个“要素”相互连接,共同编织成我们未来的智能世界。同时它们三者间又相互“跨界融合并向近亲性演绎”,如“汽车是有轮子的建筑”、“未来汽车是有轮子的手机”、“建筑卸掉轮子的汽车”、“未来建筑是巨型的智能手机”…..等不仅是比喻,更多是真实的现象(开个玩笑:当然您也可以说建筑是钢铁混凝土做的“衣服”,衣服是布料做的柔软建筑,红领集团不就是把衣服拆分成一个个“构件”,实现了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吗?)!对于建筑从业者来说,主动思考并积极寻找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建筑和建筑业。可能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建筑已经不是你眼中的建筑!晓军(建造3.0君)大胆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供大家拍砖!

  

1)猜想一:明天的建筑可以个性定制。您可以打开手机,安装一个“建筑定制APP”,并戴上VR眼镜,您就可以在BIM模型上用语音或肢体语言与地产商、施工企业等进行沟通和协同设计,一起打造好包含建筑产品和过程的“全数字化样品”,然后直接就可放入购物车等待着你的建筑产品。 

2)猜想二:明天建筑业将诞生京东和天猫。喜欢了买买买的您这下有福了,在未来房子是“设置了时间编码的组合邮包”,每个邮包就是一个“大小不一的邮包”。当你把“建筑数字样品”放入购物车后,剩下的时间您可以在平台上时不时的看建筑的生产过程,每个建筑“邮包”的位置、相关责任人……直到“邮包组合完毕”,您再点一下签收,您的房子就完全交付了。 

3)猜想三:明天建筑将达到工业级品质:随着建筑工艺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建筑产品的品质提升到像手机、飞机、汽车等工业品一样的高质量与高品质。无论是建筑结构、机电安装还是装饰装修等的精度都能达到毫米级,真正使建筑产品达到工业级品质。 

4)猜想四:明天建筑是巨型的智能手机。所谓的手机只不过是把建筑缩小数百倍或千倍,同时把功能空间变成二维化,然后后用程序设置了一个“数字应用功能”而已。未来的建筑必然像智能手机一样,每个家居上都连着一个超级APP,可以检测您的健康情况、可以为提供学习服务、可以为提供数字娱乐……… 

5)猜想五:明天建筑是智慧生命体。明天的建筑都将有一个智慧大脑,学习主人在建筑的活动习惯和情绪,通过自学习,不断优化家居生活,可以根据主人的心情变幻屋内的颜色,成为了可感知、会呼吸、有意识、能节能、会管理的“建筑生命体”。 

未来已来,只有相信才可以提前看见。建筑是建筑,是20世纪前人类的认知;建筑已经不是建筑,是21世纪的认知,就让我们打开脑洞畅想一下吧!因为它关乎你我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QQ|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3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