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EaBI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EaBIM BIM门户 BIM与建造 查看内容

有房子没人装?产业工人再不升级,未来五年,无人可用!

2018-6-4 09:54| 发布者: EaBIM门户编辑| 查看: 238| 评论: 0|来自: 搜狐

摘要: 有房子没人装?产业工人再不升级,未来五年,无人可用!

三年后,50岁以上的工人超过50%,产业工人再不升级,未来五年,有房子却无人装了!

装配式建筑实现了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在建筑行业迎来大变革的当下,产业工人也到了不得不升级的时候。

   

01、当房子也能批量生产

就像批量生产家居一样,房屋建筑也可以在工厂里将梁、柱等部件预制好之后,拿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就是“装配式建筑”。这种标准化、工业化的建筑新型生产模式,实现了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

是不是很新奇?其实,在国外,装配式建筑并不新鲜。

德国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国家,从大幅度节能到被动式建筑,德国都采取了装配式住宅来实施,并且有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持;日本于1968年就提出了装配式住宅的概念,装配式的内装比例已经达到90%;在美国,已经形成成熟的装配住宅建筑市场,装配住宅构件以及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以及商品化的程度将接近100%......

而在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装配式建筑显然是趋势所向,全国各地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后,装配式建筑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多个政策中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具体目标。

过去两年,诸多省、市密集出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政策,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截至2018年1月,已有30多个省市地区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给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以及配套的措施,其中22个省份均已制定装配式建筑规模阶段性目标:

北京提出,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在上海,2016年外环线内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广东,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的目标都是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积达到30%以上。

当下,装配式建筑已然成为各地建设工作的重点。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实现了“五节一环保”:节水、节能、节时、节材、节地,让资源利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的污染。

之所以能够降低污染,主要归功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转变。由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变为以机械作业为主,施工地可以不在工地现场而是在专门的工厂,因此,没有了现场施工,直接变成了现场组装。

由此带来的可喜转变是,施工人员不再是传统的施工现场农名工,而是以产业工人、技术操作工人为主。

02、产业工人知多少?

造价更低,效率更高的装配式无疑能够提升建筑行业的质量和效率。然而,需要认清的一个现状是:大家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停留在低端的层面,以往农民工的作业,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工人的年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51-60岁的工人占比超过20%,46-50岁的工人占比超过20%。再过3年,50岁以上的工人,即将过半。

而与之相反的是,行业需求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至2020年,预计全部精装修交付企业用工市场增长至万亿级,660万装配式装修用工3年增长5000%。这意味着,到了行业变革的时候,却无人可变。这也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三五年后,装配式建筑行业无人可用。

 

就行业现状而言,用工企业严重依赖包工头,而包工头被压款,导致资金压力大,独木难支,发展受限。作为链条底层的工人,即使高收入,却是一种低幸福,发展空间不大的前景。工人老龄化的矛盾和巨大的用工缺口直接构筑了装配式装修的用工大蓝海。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的用人方都是工人出身的包工头,他们的教育素质普遍不高,导致跳槽率高、违约率高。包工头卷款跑路的事情屡见不鲜,这给用人单位带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长期信赖,在市场高速发展的现在,行业各方急需更专业的平台赋能,以适应快速发展。

面对行业转型升级,国家、行业及地方主要标准规范已基本编制完成并颁布实施,过去所有停留在纸面上产业活动,到今年都开始一一落地。加上用工年龄阶层的“老龄化”,产业工人到了不得不升级的时候。国家层面的支持加上社会环境推动,让2018年成为了产业工人的元年。

把民工召集起来,这或许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件起点很低难度系数看似不大的事情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做,因为无法挣脱固有观念的束缚。

然而,迎难而上的“傻子”还是有的,马鹏程就是产业工人认知的第一人。

03、专业人做专业事

29岁的年纪,就坐上万科排名前三的地产项目总经理位子的马鹏程,却遇到了职业瓶颈,“从事地产开发,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会少”,找不到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价值的他,选择在上升时期离开了万科,走上了一条叫做创业的“不归路”。

土木工程出身,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34岁的马鹏程凭借对行业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产业经验,成为了建筑标准制定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参编了装配式内装标准。但在深刻观察建筑行业之后,他发现,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把产业工人的事情给做透,于是带着他的理解,他开始尝试,这个尝试就是一号工班。

一号工班定位是担任一个招聘和组织工人干活的角色,其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包工头”。不一样的地方是,一号工班把每个模块都做得更专业,用互联网的手段同时服务B端与C端,招聘产生增量,培训提供内容,认证支撑评价,实践产生交易。

B端为用人单位,一号工班作为第三方对其进行劳务输出,以专业的工人匹配为用人单位提供专业的劳务服务。C端则是对建筑行业工人的进行职业教育和IT化的教育,使他们转型成专业的、产业化的蓝领工人,再通过国家认证,最终持证上岗。

工人能够持证上岗,这也是一号工班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号工班成为了当前唯一与国家产业工人认证对接的劳务品牌,从一号工班输出的工人,可以获得住建部颁发的劳务认证。

就在今年10月,由住建部组织的产业工人认证大会,将会对一号工班的工人进行认证,这是一号工班塑造行业内的品牌,树立市场里的标杆的重要一步。

与马鹏程一起做一号工班的,还有另外四个合伙人,他们分别来自华为、腾讯以及万科合作方。这个能整合地产、施工企业、政府资源,具备互联网创业经验,经验足且接地气的创始团队,以各自的优势锻造着竞争力。

变革?No 升级?Yes

和工人打交道,首先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工人,马鹏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包工头的管理。所以,不管是什么职务,都要身体力行地完成至少半年的业务学习和实践,合伙人也不例外。所以到现在,一号工班的成员们除了懂技术和商业之外,还知道如何做工,如何刷墙。

如果一号工班能够将用工方式改变,对于整个产业工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升级。

“我不喜欢用变革这个词,一说到变革好像就会使很多人失去岗位,我们没有去变谁革谁,我们所做的,只是为了让产业工人活的更好,这是一种升级。”马鹏程说,让优秀的人变得更优秀,是他们的初衷和目的。

2017年8月成立至今,一号工班已服务项目数13个,装修房屋数量超过600,用工人次已输出超过8000人,成交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与10家领军企业均已达成合作,短短9个月时间,已经开始盈利。与此同时,一号工班还开发IT产品,上线了招聘、派工、报工(交易)功能。

 一号工班的模式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支持。成立的短短四个月时间里,一号工班就已完成天使轮融资,为进一步打开市场以及树立品牌,一号工班已经启动pre-A轮融资计划,主要用于培训开发、数据平台与团队建设和市场与品牌。

发展装配式是贯彻绿色发展要求,是实现建筑现代化的需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是缩短工期的需求,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当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枯竭,我们就必须考虑节约用人成本,升级用工方式,更高效的方式去生产、建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QQ|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1: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