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EaBI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EaBIM BIM门户 BIM基础理论 查看内容

BIM不可行性分析

2018-1-22 09:56| 发布者: EaBIM门户编辑| 查看: 372| 评论: 1|来自: 微空(mao394369582)

摘要: 按:这是笔者2014-2-23写的一篇文章,只字未改。今日旧文重发,只想验证一下当时的观点是否正确。关注BIM的业内人士可以讨论一下。我很长时间没有写BIM方面的文章了,当然,这期间我没停止对BIM的思考,这二年思考和 ...


按:这是笔者2014-2-23写的一篇文章,只字未改。今日旧文重发,只想验证一下当时的观点是否正确。关注BIM的业内人士可以讨论一下。

我很长时间没有写BIM方面的文章了,当然,这期间我没停止对BIM的思考,这二年思考和观察的结果是在中国BIM不可行。尽管,发达国家BIM理念深入人心,BIM技术较成熟,BIM应用虽没达到普及程度但应用率很高,超过50%。国内这几年把BIM概念炒得很热,可以说铺天盖地,但鲜有相配套和成熟的思想、理论、技术和工具,当然,也就仅停留在炒作阶段。为了避开业内喧哗与骚动,也厌烦了毫无创新的陈词滥调和各种忽悠,我停止发表BIM方面文章,远离BIM江湖。

 

国内鼓躁BIM最起劲的是那些群体呢?

一是BIM理论家,他们为了引进和推广BIM,可谓不遗余力,通过各种场合和渠道宣传BIM的作用、功能,甚至办起了BIM大学。有些宣传是过分夸大BIM的作用,有些是没有结合中国工程实际,生搬硬套。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他们也要借BIM开拓新市场拓展新业务培育新客户,因为他们也是要生存的,可以理解。纯理论或者非功利性研究少之又少。

二是算量软件公司。他们想借BIM东风使自己的软件脱胎换骨或销量大增。他们的软件还是原来的软件,软件构架和功能没有根本性变化,却趁BIM热,随意把软件称为BIM软件,其实除了有3D模型,离BIM十万八千里。国内算量软件并没有因BIM技术的兴起而有长进。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反而疏忽对软件细节和基础性功能的研发。

其他群体,我看反应平平,所以,BIM也就没有群众基础,更谈不上BIM的普及。以我的观察和经历,工程界对BIM缺乏兴趣。除了人们特别是业主对BIM缺少了解外,其深层次原因是BIM暂时还不能带来实际利益,或效果不明显。商人都是逐利的,如果,BIM真有宣传的那么好,那么,业主没有不应用的理由,不用的理由归根结底是用了也没用。以目前国内BIM技术,用BIM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所以,保险起见,还是不用的好。笔者这几年做过几个城市综合体,都是大体量,投资规模10亿以上,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米。我也曾提及BIM应用,对方开始感到新鲜,继而反应冷淡,最后不了了之(然也有少部分业主被忽悠进去的)。究其原因,业主的理念不够先进,二是公司原有的运作流程不可能突然改变,使用新技术增加新风险,除此之外,国内BIM成功案例并不多,所以,业主缺乏使用BIM的原动力。

其次是设计,BIM应用的源头应该是设计,设计位于产业链上游,设计提供可交互可共享可扩展模型,但传统的设计不可能一夜之间会改变,二维设计仍是主流。同时,BIM对设计标准化要求特别高,需要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这是数据共享的基础。如果设计不标准,大家各行其是,各自为战,数据格式不统一,那么,其他相关的软件怎么能读取呢?我曾因图纸问题同上海某名名设计院结构负责人通话,我强调和坚持的是设计标准化问题,如对方提供的CAD电子图纸,梁集中标注中无梁截面尺寸,截面尺寸分别用原位标注形式,导致钢筋软件无法提取和识别,希望设计能按标准设计。然后,对方却反问我梁截面尺寸原位标注影响施工吗?我说不影响施工,但影响钢筋软件的识别,影响钢筋的计量,从而影响招投标的进程,最终影响整个项目进度。对方说,设计院本来没有义务提供CAD电子图纸,我说,业主如果在设计合同中要求提供CAD电子图,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虽然设计合同中无此条款,但业主索要,设计院也不能不给,除非,以后不要合作了。再说,CAD电子图与纸质图其实无本质的区别,不存在什么需要保密的技术。然后对方又说,我们设计时不考虑钢筋软件能否识别,我们只负责设计。我说你不需要考虑钢筋软件能否识别,你只要按标准设计即可,凡按标准设计,下游软件识别无障碍。如果你设计出来的东西不符合制图规则,再智能的钢筋软件也是无法识别的。然后,对方自感理屈词穷,说我们设计与你们咨询没有业务上合同上的关系,我们不会满足你的要求的,也没有时间云云。交流平台关闭。

为什么我一直说BIM实施之难,不要说BIM,就是基本的一些标准设计都做不到,怎么能实施BIM呢?怎么能数据共享?统一的制图标准、图元标准、表示标准是BIM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没有标准,数据传递就会遇到障碍,BIM实施就无从谈起。

最后,我们看国内的算量软件,基本都是将就着用,离用户的需求距离很大。一是稳定性安全性差,软件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和数据丢失现象,这是很可怕的,假如钢筋模型数据整合在整个BIM模型内,那么,因为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模型的数据安全。二是功能不全面,无法完成某一构件的全部计算任务,用户常常借助其他手段或变通的方法才能解决计算全面性的问题。三是计算精确性问题,计算粗糙,预算还能将就,施工下料根本不行。四是适应性问题,与其他软件交互性兼容性差。

软件公司不能好高骛远,不要浮躁,应该踏踏实实解决软件基础性问题,把软件完善了就离BIM更近了,而不是相反。整天炒作BIM概念没有任何意义,不会因为炒作而实现BIM的大面积应用。

BIM技术应用,从理论上说是建筑业的一场深刻变革,BIM,建筑信息模型,它有着许多激动人心的功能。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业界应该反思:为什么BIM普及如何之难,我的结论是暂不可行。暂不可行也不意味着永不可行,BIM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它有很强的魅力和生命力,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BIM是建筑数据库和信息集散地,更是公共交流平台,它的应用将延伸到工程整个生命周期。BIM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BIM的落地生根需要各方努力,而不是努力炒作。

2014-2-23

上海

茅洪斌

 

以下是原文章后面的评论摘录:

Jason_reset

BIM对于设计来说核心仍然是标准,我正在看的清华这本书也是这么说,咱们那个施工图项目,标准部分仍用于cad的,但不管怎么说,标准仍在探索,我们现在有自己的标准,要坚信未来。先做好自己这个点吧?

2014-2-23 22:46

 

何关培

光忽悠显然不可能把BIM用好,光等待也不能。《BIM for building owners and developers》的作者说过一句话:“BIM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只是一句话,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却是每天从早到晚要做的工作”,相信每天在研究和实践BIM的人要比只是忽悠的人多得多,而这正是BIM能够成功应用和发展的根本。

2014-2-24 10:19

 

twelvemonkey

BIM本就没有现成的标准,只有不断尝试不断修正,才能逐步建立起可用的标准,这条路看起来很短,走起来很长。

2014-2-24 15:44

 

裴以军

作为工程建设的“乙方”,怕了和被忽悠过头的业主打交道,他们不清楚BIM在中国和世界应用的现状,提出过多的现阶段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对目前可以做的最好和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应用点嗤之以鼻,比如可视化施工协调、管线综合、辅助深化设计。难道非要做个不能不类的伪5D应用才能满足他们么?难道我只说我的模型做到最好、最优很可耻么?

2014-2-24 16:07

 

特种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亲身实践,把它当个项目管理的强大工具来使用,逐渐形成咨询的后台实力,而不在于作个模型交差。也就是说,我们的成本在内部消化,形成高效的管理来节约成本。犯不上提高到多么高的高度,让市场来决定他的走向。以前认为会建模就是bim显然是幼稚的想法。

2014-2-24 16:56

 

夏语嫣然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您是被厂商忽悠的伤心了!

2014-2-24 17:27

 

努力变胖子的源龙_Lee

国内搞不起的原因,整套成本高,会造成很多人没饭碗。国家还没引进标准,中国属于好事多磨的节奏。据了解国内标准即将出台,但能短期内能带动行业发展的多少,有待考究,长远来看,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2014-2-25 10:29

 

努力变胖子的源龙_Lee

很大一个阻力,BIM是取消了社会很大部分人的饭碗,利益,推广不大靠谱,而已老一辈,经验人肯定会挑毛病,软件毕竟是死的,中国人天性多疑,中国还是人的社会,不像西方那样理性。

2014-2-25 10:30

 

努力变胖子的源龙_Lee

在他们看来无论你最终怎么完成项目,得益的人必须得益,事情能办成,而这些事情单靠一个工具就想搞掂全套,这会显得没下功夫,好事多磨,才有GDP。bim这个技术的普及动荡到太多“权威人士”的灰色利益,这个真是要好事多磨了……

2014-2-25 10:30

 

努力变胖子的源龙_Lee

总体上来讲,行业标准出台,应该能带动一定的节奏,时间上来说的话,有点说不准。希望BIM这个东西能发扬光大啦�

2014-2-25 10:31

 

星火

算量软件公司的小年轻有的连工地都没进去过几次,动则大谈工程精细化控制,纯扯淡。

2014-2-26 10:17

 

tcgr1kly

先问自己打算从BIM中获得什么,然后再问自己打算花多少资源来得到这些东西,最后对自己的需求进行筛选和排序。窃以为标准的建立,是要以足够多的、得到业内多数人认可的、具备可参考借鉴的项目为基础的。

2014-3-1 19:08

 

Charlotte_ylly

算量软件施工下料根本不行?那天还看鲁班的钢筋下料视频来着,看他们考虑很周到呀,锚固、搭接、甚至取整截断都考虑了。算出来的还不准确吗?茅工,能不吝赐教吗?

2014-3-2 17:05

 

用户2376600492

文章里说到一部分意思,而且仅仅是对建筑行业已经如此了。但BIM应该是提供一个各行业全专业的公用模型信息数据平台,而目前国内真的能实现这样的互通么?没在大型综合院待过,但个人感觉不大实际吧。

2014-3-13 15:18

 

BIM俱乐部

首先是对理论的正确理解,多数人并不理解;其次是正确的方法,然后是有效的管理;最后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我常举的例子:美国的“甲级院”可以在2、3年内普及BIM,而国内甲级院3年后还在纠结。BIM应用面临的是传统上对于管理的忽视。

2014-3-16 01:27

 

BIMSON

回复@BIM俱乐部:认同是管理的忽视,传统的项目流程就像打仗,一声令下,士兵就拿着�去冲,有方向但没计划。国外要管理,更是细部的管理,要知道每一步怎样走,才让生产的去冲,否则是浪费,这样BIM才能在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2014-3-16 09:31

 

BIM-鹏宇成

不可行不代表不能行,要在实践中求发展//@BIM俱乐部: 已有的成果经验,足以在很多领域实际应用。//@预应力许曙东:Bim是好东西,是趋势,是发展潮流。但绝对不是现在的一窝蜂,谁都来搞。到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还是科研经费?为科研而科研很可怕,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2014-3-20 15:20

 

湘江一狼

这让我想起20年前的华远house-A91,TBSACAD等国产的建筑和结构设计软件,经过部里推广,几乎所有大设计院都购买了,结果尽是BUG无法使用,现在看除了宣传甩图板和软件公司捞钱外,别无它用,现在再也没有踪影了。

5年前开始关注BIM,我认为是未来方向但目前无法运用,其最大意义在于全行业应用时,上下游管理信息的共享,而非仅仅设计院的碰撞检查。

2014-3-23 17:01

 

大虫leelin

我觉得有些观点写的很实在,不管怎样,还是要继续探索的

2014-11-18 15:50

 

活的自在

对于一个学习土木的人来说,学习BIM是个趋势,但7年高校学习后从来没听个这个课程,到了找工作时,单位才说他们要懂bIM的人,教育与工作脱节。BIM要想推广,需要思维的变动,国家要推广,应该从教育做起。

2014-11-23 11:39

 

_度量衡

软件只是一种技术工具,BIM的本质只是一个数字化文件,它对应的是具体的项目实体,好不好用是对应于不同需求的,领导只是要在计算机内看一下,很显然,这个数字化文件很容易达到,需求是无限的,如何让这个数字化的文件全达到,答按就是:A:它的构件粒度足够细 B:数据可扩展

2015-1-1 16:00

 

maomao

基础研发很重要,现在好多忽悠,本人深受其害

2015-2-9 16:08

 

-----此账号已自废-----

发达国家,没有你想的那么发达,软件跟不上,硬件跟不上,稳定性,,,太多的简陋了。科技公司只能在宣传片里粉饰的很太平而已,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不用说明它真不行,各种呕吐克们还是把东西做好了再拿出来卖钱吧.

2015-2-20 04:27

 

xumanjun

bim这个东西,由房地产商牵头来搞,打通设计,施工运维每个阶段的bim的应用也许还要靠谱些,bim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工具,工具背后体现的是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光出一堆模型一点用都没有,bim背后还需要软件平台支撑、需要和云、和物联网等技术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作用。

2015-8-28 09:32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enpo 2018-1-25 07:55
房地产这么泡沫,BIM确实不能景气到什么程度,不过核心的BIM不是 ...

查看全部评论(1)

QQ|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