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地铁车辆段是车辆停放、检查、整备、运用和修理的管理中心所在地。若运行线路较长,为有利于运营和分担车辆的检查清洗工作量,可在线路的另一端设地铁停车场,负责部分车辆的停放、运用,检查和整备工作。 停车场作为地铁车辆运用的辅助设施,可承担任务如下: 承担部分车辆的乘务、停放、列车技术检查和洗刷清扫等日常维修和保养任务; 承担部分车辆的临修、月检、周检任务; 负责停车场的一般行政、后勤、技术管理和技术革新等工作。
北京昌平线十三陵停车场列检库 地铁停车场停车列检库综合管线复杂,包括通风空调、给排水、消防给水、动力照明、FAS、BAS、供电、通信、信号等管线,专业涉及土建、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图纸信息量大,审图难度大,施工组织要求高。 应用BIM技术进行列检库工程信息建筑模型的建造,可指导项目施工建设。 模型建立 根据设计蓝图及设计交底搭建出列检库的精准建筑信息模型,能全方位理解列检库项目设计意图,清楚看到施工过程中的实时形象和进度情况。 列检库工程土建模型
列检库工程机电模型 将土建模型和机电模型进行整合,可得到如下的整体模型。 整体模型 工程应用 工程量提取 利用BIM模型丰富的数据信息,可通过BIM支撑软件快速灵活提取各构件工程量信息,便于施工单位对列检库工程量实时控制。在精细和合理制作BIM模型的前提下,提取的工程量信息与计算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与后者相比更加高效、快速,主材的损耗计算更为精确。 碰撞分析 列检库工程综合管线复杂,施工中会遇到各种碰撞问题,影响施工工期。通过模型可直观发现设计环节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如采暖室内管井与独立基础碰撞、污水管与结构基础碰撞。主要碰撞原因如下: 机电专业设计图纸管线定位依据建筑图,未有效与结构图结合; 部分管线标高定位不准确,与结构梁交叉碰撞; 专业设计人员未能及时有效协调工作,造成专业信息不对等,出现碰撞; 为避免施工中出现碰撞问题,施工前期可在模型中直接对碰撞进行优化。
优化前
优化后 虚拟建造 BIM模型可对重、难点工序进行建造过程模拟,按月、日、时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优化;对重要环节或关键部位,对其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可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使管理人员清楚掌握各个节点的预期效果。 借助BIM模型对列检库工程的施工组织进行模拟,直观了解施工安装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安装工序,也可对原方案进行优化完善,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可视化交底 通过碰撞分析与虚拟建造,对BIM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施工计划及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双重检查与优化。技术人员利用BIM模型可视化的特点对一线工人进行施工交底。利用BIM技术的可出图性,导出所需施工图,如预留洞口图、面砖或砌体排砖图等,指导现场施工。 项目协同管理 利用BIM技术的协同性,使参建单位各部门间通过多个终端对项目进行协同监督与管理。质检员在施工现场发现质量隐患,通过移动终端在BIM模型上进行定位,对问题进行描述和拍照,并注释在模型中;负责人收到信息后制定相应处置方案,并跟踪落实情况,形成项目管理信息交互平台,提升项目管理的协同性、时效性。
以BIM模型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交互平台 实时漫游 在上述模型建立基础上,应用BIM技术完成列检库工程虚拟漫游动画,对装饰、装修效果进行预演,并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
列检库虚拟漫游 BIM优势 从工程量提取、碰撞分析、可视化交底等方面论述列检库运用BIM的整体思路,可以看出BIM具有以下优势: 实现工程量快速计算,为前期施工组织提供必要依据,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撑; BIM3D碰撞检查提前发现专业间碰撞问题,减少返工和企业损失; BIM模型及其4D建造模拟直观体现施工界面和顺序,使设备材料进场、劳动力配置等工作安排有序有效; BIM可视化3D技术交底提升施工方案及验收标准落实水平; BIM协同管理平台提升项目部对施工质量和项目成本的管控能力; 虚拟漫游直观展示项目竣工及投入使用后的真实情景,提前对装饰、装修效果进行优化与完善。
应用BIM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对项目管理体系和流程进行优化,实现了地铁停车场列检库的信息化、高效化和精细化管理。随着BIM应用发展,不仅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被整合在可视4D模型中,BIM5D(3D+时间+费用)模型也将更多地用于工程实践。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7: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