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BIM正在面临价值回归 BIM目前在行业内的发展轨迹其实与“体感游戏”颇有相似之处的。自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开始,BIM正式进入公众的视野。三维设计协同、参数化建模、跨专业碰撞分析、施工进度模拟、施工方案模拟、移动端模型查看、3D扫描、全景摄像等前卫BIM应用的出现迅速吸引了各方的眼球。BIM在上海中心试验成功的影响力是如此巨大,以至于BIM迅速蹿红,在行业内开口不谈BIM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各种BIM交流活动络绎不绝,欣欣向荣。 但是,经过五、六年以后,BIM应用似乎并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新方向。只要留心观察近一、两年的BIM大赛,那些被称为亮点的内容,仍然跟五年前的几乎一样。显然,新创意的发掘开始进入瓶颈期,这是危机来临的前兆。 创意在慢慢变少,市场却变得越来越理性了,于是探讨BIM真实价值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虽然各种BIM应用,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仍然很绚丽夺目,但是它们与大量实际工作的结合却始终磕磕绊绊。那些特别需要BIM辅助的工程,往往比较复杂,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等都需要特别定制,而相关的BIM应用却总是迟迟无法跟上,3D扫描、移动设备查看模型等更是成为鸡肋。BIM在更多时候就成为了一种展示工具,配合优化的作用根本无从谈起。因为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很多人已经开始质疑BIM——投入资源那么多,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至多也不过是投入产出相抵,那为什么还要BIM? 铅华褪去,则本色外露。那些炫酷的应用让市场见怪不怪之后,能够吸引关注的必然又回到内容和价值上。如果不能及时地补上这个环节,势必会重蹈“体感游戏”的覆辙,被市场无情的抛弃。 很多人都认为技术革新催生了行业的变革。人类历史反复证明着这个观点,例如蒸汽机引起了工业革命,内燃机引起了运输革命,互联网引起了信息革命。只是在“新技术”和“变革”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常被忽略的叫做“利益价值”的东西。蒸汽机让大量的加工厂主们和矿业主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才会被广泛使用并形成新的经济和权力阶层,于是产生了社会变革;内燃机也是因为其功率高和效率高的特点,让运输商能够用更少的成本运输更多货物,而在商业层面取得认可,才促成的变革;互联网更是因为催生了大量新的亿万富翁,才让人们发现“互联互通”的价值,才成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BIM本身具有的数据性和结构化特征让它可能成为了建筑业的未来,但是就当前国内的情形来说,将此类技术直接转化成商业利益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一方面,传统的合同和业务模式还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企业运营和管理的体系也没有新的变化。当旧的利益格局还牢牢占据主流时,新技术更多会被既得利益者拒绝,其产生的利益驱动力就会不足,行业的变革自然就难以成行。 实施BIM的经济账 要论业内人士对BIM普遍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非“投入成本高”莫属了。究其投入成本的话,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两类。 显性成本。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投入,也是可以直接在账面上记录的投入。它主要由三种支出组成。 首先,软硬件采购的支出。BIM应用离不开BIM软件和高性能的电脑,要采购这些东西也着实需要花掉一笔钱,从几万到几十万都有可能。如果强调个人使用,那么强劲的台式电脑或者移动图形工作站总是避免不了;如果强调团队协作,那么集中计算的服务器和一批瘦身客户端就必不可少。软件的价格起伏也很大,有些产品的单价只有几千块,也有些产品的单价能突破百万。 其次,咨询和培训的支出。在获得软硬件之后,还要有能够使用它们的人。所以,设计培训计划和启动培训课程就是下一项重要支出。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价格计算方法,有按时间长短计算的,有按学员数量计算的,也有二者共同计算的。 再次,网络建设的支出。毕竟对于企业来说,一支BIM团队不会固定只为一两个项目提供服务,总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涉足,于是网络建设也要跟进。最廉价的就是仅仅租用宽带网络,虽然商用宽带也不便宜。如果有些数据共享的需求,那就要涉及到组建或者租赁服务器了。目前来看,租用云服务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解决方案,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都有专业团队解决。如果要建立企业级的BIM平台,那支出数字就要直线上升了,因为必需包含大量的功能定制和应用开发。 |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2: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