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一边是城市中居住的广大百姓对房价的怨声载道,一边是已跌落神坛的地产开发商对地产“白银时代”的强烈不满。如今,即便是一个最普通的小老百姓都早已被熏陶成房价“敏感体”,在中国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地产风云变迁中,似乎人们谈了十几年的住房问题,似乎总是从一个矛点盾转换为另一个矛盾点,买卖双方都不满意。 首先,小编要在文章开头声明的是,这不是一篇房产文章,而是一篇科技文章。让我们一起来从科技的角度来谈谈现今阶段我们所处的尴尬局面是怎么形成的。 从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凡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应该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科技的进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进行发展。由于设计理念的不断提升,曾经笨重的工程变得可以轻松拆卸装箱、分散运输,达到“即插即用”的效果。国际通用的各类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产品单元被系统化,在不同的工业要求上,设备不必再费时费力的组装焊接,可将现在需要几天来施工的安装流程在几小时之内完成。 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技术迭代更新速度之快,甚至让很多人感受到难以追随时代的脚步,只有一小部分人群能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 人工智能、无人机、新能源、VR……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科技前沿概念,现如今已经逐步走入人们寻常的生活。我们可以在诸多电商网站上用普通消费实力即可承担价格去买一件很炫酷的科技产品,然而科技已经如此进步,房价为什么始终就没变呢?尤其是在中国,一家人可能要动用祖孙三代的力量才能购买一套现代化的房子,这种负担依然过于沉重,是土地政策?还是建筑手段落后所导致?虽然没有定论,但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还是有的——那就是,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的推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首先在这里要说明一下,什么是智慧城市,毕竟这个词汇除了政府和业内精英企业较为熟悉之外,还未被大众所熟知。智慧城市,即在城市规划部署中,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中国目前只处于开疆拓土阶段。世界上智慧城市的发展虽较为成熟,但是中国并不能简单的进行“抄袭”,制定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城市发展是当务之急。 中国建筑产业可谓是世界建筑中体量最大、需求最大的市场,用传统的工程技术去推进城市拓展效率明显是不够的,住房的供需关系难以达到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和建筑企业最先需要引入的是中国城市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来实现城市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最后是面到体的立体式发展模式。同时运用以钢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BIM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生产方式来确保规模如此宏大的智慧城市数据得以实现。 虽然大数据仍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挑战,但未来的发展依然非常乐观。数据资源化,将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大数据在更多的传统行业的企业管理落地,大数据和传统商业智能融合,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将涌现,数据将越来越开放,数据共享。其中比较有代表力的企业,如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在线、互动、协同的方式,以建筑大数据为核心,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基石,优化城市、园区等的运行,迭代升级城市功能,与同业共赢互补,做智慧城市的全链运营服务商,发展建筑大数据产业网上教育,与城市、园区的繁荣发展休戚与共,为城市与园区的建设赋能,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令人期待的消息是,就在本年度即将到来的9月,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城市发展联盟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将在沈阳拉开帷幕。未来的大数据发展依然存在诸多挑战,但前景依然非常乐观。届时,国内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的领军企业将齐聚一堂,为世界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让我们共同关注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一起为中国加油!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5: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