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发展BIM与绿色建筑 时间维度的一致性 BIM技术致力于实现全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的集成管理;而绿色建筑的开发、管理涵盖建造、使用、拆除、维修等建筑全生命周期。时间维度对应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便利。 02 核心功能的互补性 绿色建筑可持续目标的达成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不同材料、设备的完整信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协同、优化,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排放,BIM技术为其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 03 应用平台的开放性 绿色建筑需借助不同软件来实现建筑物的能耗、采光、通风等分析,并要求与其相关的应用平台具备开放性。BIM平台具备开放性的特点,允许导入相关软件数据进行一系列可视化操作,为其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绿色建筑为BIM提供了一个发挥其优势的舞台,BIM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数据和技术上的支持。 04 节能与能源利用 合理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周围环境及建筑物空间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最合理的场地规划、交通物流组织、建筑物及大型设备布局等方案。 将专业建筑性能分析软件导入BIM模型,进行能耗、热工等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设计参数,达到节能效果。 在模型中输入材料信息,对材料从制作、出库到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避免浪费。 利用数据统计及分析功能,预估材料用量,优化材料分配。 借助BIM模型分析并控制材料的性能,使其更接近绿色目标。进行冲突和碰撞检测,避免因遇到冲突而返工造成材料浪费。 05 施工管理 冲突检测: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设计文件的变更。 模拟施工:优化设备、材料、人员的分配等施工现场的管理,减少因施工流程不当造成的损失。 计算工程量:通过结构构件和材料信息,既可快速计算工程量,也可对构件进行精确加工。 造价管理:在BIM进度模型的基础上导入造价软件,可控制成本和施工进度,统筹安排资源。 06 运营管理 BIM模型整合了建筑的所有信息,并在信息传递上具有一致性,满足运营管理阶段对信息的需求。通过BIM模型可迅速定位建筑出问题的部位,实现快速维修;再次,利用BIM对建筑相关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性能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做到全方位、无盲区管理。 基于BIM进行能耗分析,记录并控制能耗。 建造师管理规定变化大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征求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建办市函[2017]512号 一、一级建造师全部由住建部进行审批,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再提出初审意见。 二、“执业”章节内容大幅度改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去除了“执业印章”是注册建造师的执业凭证,“执业印章”退出历史舞台。 三、明确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承接项目规模。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由本专业注册建造师担任。 一级注册建造师可担任大、中、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二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承担中、小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 其中,大、中型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不得由一名建造师兼任。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范围和规模标准另行制定。 四、明确二级建造师全国执业。 第二十六条 担任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注册建造师应当在工程项目相关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等文件上签字,并承担相应责任。其中担任施工项目负责人的注册建造师应当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注册建造师有权拒绝在不合格或者有弄虚作假内容的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文件上签字。 五、注册证书有效期由3年改为5年,推行电子证书。 六、《征求意见稿》要求所有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都必须为注册建造师。注册建造师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工程建设标准体制将重大改革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建办标函[2017]496号 改革目标 ● 建立以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以下简称“技术法规”)为统领、标准为配套、合规性判定为补充的技术支撑保障新模式。 强化底线控制要求,建立工程规范体系 ● 明确工程规范类别、层级。工程规范分为工程项目类和通用技术类;工程规范分国家、行业、地方三级。 精简政府标准规模,增加市场化标准供给 ● 明确标准定位。标准分为政府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政府标准分为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分别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发布。 ● 积极培育发展团体和企业标准。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特别是公益类标准化机构,对已发布的团体和企业标准内容是否符合工程规范进行判定。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综合能力 ● 加强标准化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历史建筑建造管理技术、方法、思想研究,提炼中国传统的标准化元素。 ● 推动标准前沿技术研究。开展国际先进技术情报工作,跟踪分析国外技术法规的先进指标。 ● 强化标准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建立标准完善快速响应机制,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和质量安全事故,及时开展工程规范和标准评估。 建立信息公开、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 主动公开、积极宣传工程规范和标准。工程规范和政府标准应全文在政府网站公开,免费查阅**。 ● 加强信息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国家级工程规范和标准综合信息化平台。 加大实施指导监督力度,提高权威性和影响力 ● 强化企业实施标准的主体意识。推广施工现场标准员岗位设置,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 ● 优化政府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依据工程规范开展全过程监管并严格执法,检查结果要及时公开通报并与诚信体系挂钩。 ● 建立工程项目合规性判定制度。工程项目采用工程规范之外新的技术措施且无相应标准的,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以及相关专家,对是否满足工程规范的性能要求进行论证判定。 |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