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2017年1月17日,《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明确提出放宽建筑设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这成为2017年伊始建筑设计行业一个重磅消息。在我国建筑设计行业面临业务萎缩、产能过剩、竞争日益激烈的艰难时期,国家进一步放开对外资设计企业的准入限制,这是否意味着雪上加霜?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又如何应对进一步打开大门的国内市场? 开放市场 期待更多实质性改变 中建政研集团工程咨询事业部总经理杨文海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台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政策,一方面向外界表明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另一方面,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消减、周边国家纷纷出台吸引外资优惠政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对稳定外商投资显得十分必要。 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领域,早在2002年原建设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就发布了《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管理规定》,对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的相关企业资质申请予以规定;2003年在《<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中,明确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独资形式设立建设工程设计企业;2007年我国又发布《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近年来,各自贸区关于对外资放开建筑设计市场的消息不断。2013年,上海自贸区降低外资工程设计企业准入门槛,取消首次申请资质时对投资者的工程设计业绩要求;2015年,天津自贸区对首次申请资质的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取消了对外方投资者工程设计业绩的考核。 继《通知》之后,今年国家还将公布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在征求意见阶段,《目录》将原来93条限制性措施减少到62条,进一步放宽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研究人士表示,放宽建筑设计市场对外资的准入限制是我国扩大开放的一个举措。有可能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年之际向不守信的西方国家做出的一个宣示。他认为,西方国家本应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年后自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现在却不想承认,这是典型的不守信行为。 在天强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祝波善看来,放开国内建筑设计市场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他说:“早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后就应该放开,虽然国家在多个文件中都提出放开国内市场,但是总体上感觉没有实质性进展,还是停留在政策口号上。”同时,他认为,正是由于建筑设计市场迟迟不放开,十多年的封闭运作导致了行业内企业爆发式、普遍式增长,但是企业的竞争力并没有相应的提升、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没有与业绩增长同步。如今行业面临的深度转型,不仅仅是因为市场回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缺乏市场开放带来的压力而导致整个行业处于被动状态。 提升管理 为外资打开“玻璃门” 很多人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开放国内市场是必然,但是开放国内市场同时意味着“引狼入室”。 对此,以上不愿具名人士认为,对外资开放虽然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外资建筑设计企业进入中国建筑设计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企业资质和个人注册执业资格双轨制,参与国内工程招投标需要企业资质,而外资企业申请相关资质需要按照资质标准提供人员、项目等信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这一角度看,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目前对国内建筑设计企业的冲击不会太大。 此外,虽然中国已允许外商独资工程设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上海、天津等自贸区也降低了准入门槛,但是在其他地区,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申请资质还存在一定门槛。根据相关规定,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首次申请工程设计资质应提供两项及以上在中国境外完成的工程设计业绩,其中至少一项工程设计业绩是在其所在国或地区完成的;申请资质升级,应提供取得工程设计资质后在中国境内或境外完成的工程设计业绩,其中至少有两项工程设计业绩是在中国境内完成的。 祝波善说:“目前行业处于转型阶段,本质上也是立足于新的市场需求进行自身调整和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外部力量的冲击,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如能够真正开放国内建筑设计市场,对于国内设计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是有帮助的,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但是,他也指出,管理的滞后和落后是当前不应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否则政策依然很难落地。市场分割的问题必须解决,建筑师负责制需要真正确立,否则对于想进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的外资企业来说,永远隔着一道“玻璃门”。 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7月2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同时,我国也学习和借鉴国际工程建设的通行做法,于2015年10月在上海浦东新区率先探索试行“建筑师负责制”。 修炼内功 让企业驶出“避风港” 近年来,参与国内建筑设计市场竞争的境外设计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一所所长李兵对于境外企业带来的压力深有感触。他说:“或许是因为‘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原因,国内业主认为境外设计企业更擅长方案设计,也愿意把项目前期方案设计交给境外设计企业,而把境内设计企业定位为生产型的企业,去落实和完善境外设计企业的设计。”他认为,这也体现了国外设计企业在理念上的优势。“由于经历了工业革命,国外设计企业的现代建筑设计技术体系比国内企业完善,在建筑材料应用、超高层、新型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和水平比国内丰富和先进。业主觉得将项目交给国外设计企业更有保障。” 国外设计企业在技术上的先天优势不可否认,但是中国设计企业也并非绝对处于劣势。李兵说:“中国设计企业比境外设计企业更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政策。中国经纬度跨度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设计标准。对于不断变化的设计条件,国内设计企业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此外,在人员效率上,国内设计企业也具有一定优势。” 虽然目前我国现有管理体制给国内建筑设计企业提供了暂时的“避风港”,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外设计企业同台竞争将日益激烈,国内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胜出? 对此,李兵认为,国内设计企业要不断修炼内功、增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补齐短板。“先天性差距我们不能改变,但是互联网便捷的信息输送对设计师眼界的开拓、国内巨大的设计市场对海外归国留学人才的吸引、国内企业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各种标杆项目的批量建造,都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这种差距越来越小。”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7: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