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日前,中国公路学会“BIM在交通领域推广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杭州召开,乐清湾大桥向全国同行分享并推广了BIM(信息建筑模型)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实践经验,开启了交通“智”造的新时代。作为浙江交通品质工程的代表作,乐清湾跨海大桥引入了行业内领先的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3000榀节段梁实现了预制、调运、安装全阶段“零差错”施工,结构物保护层合格率和节段梁拼装合龙精度领先全国同类工程。 今年,交通运输部出台《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鼓励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新技术。而早在开建之初,即2014年底,乐清湾大桥就引入了BIM技术,通过信息追溯、协调施工组织、优化设计等,达到可视化、可控化和智能化的目的,赋予了大桥“数字生命”,成为全国最早使用该技术进行项目整体全过程管理的交通工程之一。 以前是“施工图纸不离身”,现在是“电脑手机不离身”,乐清湾1号桥项目总工李响说,这是 BIM技术应用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变:“关于大桥施工,想知道的数据,里面都有,再也不用翻箱倒柜找资料了。”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BIM技术,应用在点多线长、施工环境极其复杂的乐清湾大桥上直观且高效,其原理是把乐清湾大桥在海上的施工全过程通过数据先“放进”电脑进行一次模拟预演,实现管理可视化。不同于普通的3D动态演示效果的是,BIM技术通过全信息录入和导出,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提供决策依据,协调施工组织,优化设计,从而提高工效,降低成本,达到可控化和智能化的目的。 乐清湾大桥搭建的BIM技术管理平台具备17项模型浏览与操作平台应用功能、7项模型浏览与移动端平台应用功能和7项多专业集成应用系统功能。在一个完整的交通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的细致程度,乐清湾大桥走在了全国最前列。 据了解,通过“信息追溯”,施工单位可以精确定位乐清湾大桥每一榀节段梁的实时状态,细致到这块梁板的钢筋来源于哪里,是用哪台机器进行加工生产的。“碰撞纠错”功能,解决了实际施工和设计施工不重合的问题多达81处。在施工前期,BIM平台对施工进程的精准测算和过程预演使项目部减少了一台架桥机的投入,帮助项目施工团队准确决策,节约成本近2000万元。(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11: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