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工厂加工、现场拼 接 施工特点本身就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基本要求,并且钢结构也更加符合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而且钢结构轻质高强,力学性能好,延性高,综合结构性能优 秀。因此,目前社会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钢结构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这一共识将十分有利于化解我国钢材产能过剩的困难局面。
阻碍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根本原因是传统住宅产业链的既得利益
目前制约我国钢结构发展和推广的问题有两大类,分别是人员与技术层面瓶颈问题、市场与监管层面瓶颈问题。这两大类问题广泛存在于技术研发环节、工程化应用环节和市场化推广环节。
发达国家在建筑工业化的过程中走过了钢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两条道路,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对这些经验与启示进行学习和总结,将有助于我们思考钢结构发展的瓶颈问题与对策,有益于我国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目前钢厂及大户延续轻仓政策,但随着现货市场报价不同程度下滑,钢厂前期向其他优势产品倾斜的产能开始逐步回转,一定程度造成了钢厂结构钢供应量开始上升。根据监测的全国28家主要结构钢生产企业库存量虽仍处在43.25万吨的低点,但较上期统计数据增加了3.83万吨。而本期所统计的钢厂产线中检修或停产的数量在14条,较上期减少2条。一定程度反映出结构钢市场供应量的放大。
由于前期市价的拉涨过于迅速,市场恐高心态逐步扩大。受此影响,代理商及终端用户普遍无意囤货,大户多表示早已开始清仓操作,短期接单普遍较为谨 慎。同时随着传统销售旺季的逐步淡去,市场货源消化力度将进一步减弱。近期需求面若无重大利好提振,将难以对结构钢行情形成支撑。
综合以上方面来看,当前结构钢市场情况不容乐观。这一点从部分大厂5月上旬的政策即可看出一定端倪。
通过以上钢厂政策可以反映出,钢厂方面的政策已趋于谨慎,不复前期动则三四百元的调整幅度。目前来看,华北地区已开始下跌,建龙、沙钢有下调的可能,凌钢或有一定追跌预期。山东地区西王、广富、巨能均有一定下调的可能。华东地区钢厂价格虽有上调,但多为前期市价上涨后的追涨,部分大户对后市预期不乐观。
整体来看,国内结构钢市场整体氛围偏弱。而受近两月市价快速拉涨影响,终端需求跟进不及,虽前期下游话语权严重缺失,但随着市场炒作氛围逐渐淡去,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随着需求的减弱,结构钢市场或将跟随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