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随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正式落下帷幕,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已定下基调。在传统房建市场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以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被国家提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对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房建运营模式不同的是,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大潮,众多项目因为PPP模式从蓝图变为了现实。对于PPP项目来说,达成多方共赢的管理目标关键之一在于项目信息数据的管理。BIM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变得不再遥远。在当前的建筑经济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创新管理思维,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信息管理,打造经营管理新亮点,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了每个企业应当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可以说,BIM技术的运用完全能够充当PPP项目的“润滑剂”。 1、PPP项目的信息管理需要“高大上”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指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其中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调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 全程参与、平等沟通意味着PPP项目要求参与各方更加重视信息共享,各种信息数据也比传统项目模式要多的多。同时绝大多数PPP项目中的社会资本参与方为多家单位的联合,使得社会资本本身各方之间的沟通变的尤为重要,政府的参与又无形降低了管理的容错率。这要求施工期的信息管理需要更加细致与有条理,同时需要各方之间信息管理共享、透明。施工中参与项目的各方能否沟通及时、顺畅,信息管理能否精细、有序,成为了项目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与传统项目模式的另一个关键区别是需要特别注重后期运营的重要性。甚至项目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亦是后期运营。大多施工企业的PPP项目后期运营管理都是薄弱环节,为使项目后期运营整体可控,这要求我们在项目前期阶段就要打好基础,项目前期的信息管理不仅要对施工期负责,更需要为后期运营提供信息管理层面的组织、管理、经济、技术、法规等等支持,保障项目后期运营的顺利进行。 当今建筑业对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让当初“走去签变更,跑来报签证”的时期正慢慢的离我们远去。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项目各方之间的沟通平台共享信息这一理念,也渐渐的被大家所接受。 然而目前大多数项目所应用的“发E-mail邮件、QQ群沟通、远程协助、视频会议”等等,不过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沧海一粟。传统模式中点对点的信息沟通等远远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集成与资源整合。唯有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无缝连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在前期尽可能优化方案,降低后期的不确定因素;唯有打通了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信息通道,才可以使参与各方协同作业,促使PPP项目良性发展,进一步使项目增值。 2、项目信息管理中的“航空母舰”——BIM技术 早在2011年时,住建部下发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就已提到“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北京、上海等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地方性的相关政策文件。住建部副部长易军,在第14届中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峰会上指出:“企业要多关注引入BIM技术,实现产品全过程管理,特别是运维服务。谁掌握了BIM技术,谁就赢得未来!”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是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信息集成和管理技术。该技术是应用单位使用BIM建模软件构建三维建筑模型,同时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对工程实体与功能特性进行可视化体现。既可以利用统一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设计和施工,实现项目协同管理,减少错误、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又可以在工程竣工后,利用三维模型实施运营管理,提高运维效率。 将项目的三维精细模型与成本、时间信息综合集成,革命性的的创造了建筑行业新的5D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充分整合相关信息数据,达到了项目生命周期全覆盖。项目参与各方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沟通合作,在唯一的数据库内进行信息管理,有效的避免了传统项目各单位各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沟通反馈期长等弊病,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减少了“解决旧问题,又出现新问题”的可能性。利用5D模型模拟施工进行项目整体的进度信息管理与物资信息管理,在可预见范围内就可规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随着可视化模型反映的信息的实时动态更新,更为管理层和决策层制定下一步计划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参考。国内外多项数据统计显示,充分利用BIM技术,可使建筑项目减少50%-70%的变更单、减少20%-25%的各专业协调时间、缩短5%-10%的施工工期、节约建设投资1.23%。 3、用BIM“润滑”PPP项目 利用BIM技术在PPP项目初期阶段通过Autodesk Navisworks、Bentley Projectwise Navigator等建造虚拟数字施工现场,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空间设计与布局规划,合理安排总进度计划,同时利用三维模型设计安全管理方案,精简不必要的设置,各部门统一协调,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提升项目整体效率。 BIM技术同时在PPP项目施工过程中也有其独特的管理优势。利用三维模型的虚拟漫游、检查碰撞等功能对施工图纸与方案进行关联与优化,大大减少延误工期的现象,降低违约风险;同时将时间信息、物资信息和劳动力信息的统一整合并集成到三维模型,减少了材料丢失、降低不必要的材料损耗情况;与此同时合理安排大宗设备采购、异型构件加工等进度计划中的关键节点,减少现场时间的浪费,提高建筑质量和建筑安全系数,从而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统一的工程环境信息管理,使各专业人员之间工作可同时进行,内容共享,信息交互,协同作业,解决了工作地点等限制问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查看施工的整体或某一具体节点信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各交接人员能更方便的实现沟通与文件流转,通过对整体工作流程的简化管理,提高沟通效率。 PPP项目的另一个重点便是后期运营,BIM技术在PPP项目运营期通过运维信息集成系统平台,将后期运营相关参数导入系统,运营期各方在统一的平台上沟通与协调,不仅对项目运营期各种设备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全面、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技术支持,同时能够对突发故障的排查与检修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提供更好的维护方案。 PPP模式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手段,更是一次涉及机制、体制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在目前建筑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利用PPP模式连接政府与社会资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将成为新时期建筑业的一个潮流。 BIM技术的应用是建筑企业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从“管人”向“管理数据”的转变。项目信息管理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紧密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项目信息管理的提升更加带动了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在倡导“低碳环保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今天,将BIM技术与PPP模式有机结合,把BIM技术作为PPP模式的“润滑剂”,使项目整体高效的运转,才能最大化的实现项目价值。只有创新管理思维的企业才能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差异化竞争,才能让我们在未来建筑市场中站得更高,走的更远。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3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