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EaBI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EaBIM BIM门户 全球资讯 国内资讯 查看内容

心系大局 积极建言 助推发展 区政协十三届八次会议举行专题会议

2016-1-18 09:46| 发布者: EaBIM门户编辑| 查看: 510| 评论: 0|原作者: 郑潇萌 杨晓梅 周琳 种楠|来自: 杨浦时报

摘要: 政府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上如何实现实时监控和有效应对,史志强委员就此提出了建议:“引进BIM技术,发挥其可视化、模拟化、协同管理、成本和进度控制等优势,提升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的管理水平 ...



       专题一: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1月13日下午,区政协十三届八次会议举行专题会议。围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城区形象品质提升”、“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3个专题,政协委员们与区领导面对面交流,聚焦杨浦转型升级发展热点难点,积极建言献策。区委书记诸葛宇杰,副区长王桢、黄红、解丽平等区领导分别参加会议,认真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区政协主席马效华,副主席吴伟国、周海、于雪梅、邵志勇、李长毅和秘书长胡耀良出席会议。

 

  “着力完成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基本布局”是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杨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政协委员们也不遗余力地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献出自己的金点子。

 

  刘锡民委员表示,杨浦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创新层次偏低,项目重复率较高,分散了研发力量;优秀智库利用不足,没有形成合力,受高校评价体系制约等因素,各个领域各自为战,导致资源浪费;核心技术创新少。他建议,加强谋划和组织实施,吸引优秀人才,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培育出能引领杨浦未来长期发展、具备核心技术的产业,将区域科技力量拧成一股绳。

 

  鲁育宗委员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利用好高校资源及百年工业的积淀,挖掘复旦和同济等知名学府的历史内涵;二是支持本土原创团队,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在空间布局、投资环境、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培育民营高科技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三是改变原有孵化器单一形态、同质化竞争的状况。“创业空间要有产业支持,要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要有统一的协调机构,目前与孵化器配套的设施不够,需要搭建配套的相关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完善服务链。”

 

  裘敏燕委员就杨浦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服务方面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将政策和资源提供给服务支持平台,而非直接补贴创业者或创业企业,可以成立专业公司从事此项工作,用政策引导、推动杨浦的众创空间,从提供空间硬件到提供服务理念转变;二是发挥区域高校多的优势,开放实验室和图书馆资源,加强对创业人员的服务,让他们适时与高校对接,使创业与学习相互融合。

 

  “万众创新应为基础,大众创业是可实现的结果,两者关系不能颠倒,在政策制定时须避免急功近利的措施和做法,否则会事倍功半。”魏景赋委员表示,政府工作重点应以搭建间接支持服务平台为主、直接资助扶持为辅的原则,重点做好无线网络、数字化服务、智能设备应用设施等方面工作,真正做好创新创业者的“后台服务器”。而政策定位应以吸引人才为重点,聚焦优化创新创业软硬环境建设。

 

  诸葛宇杰在听取发言后表示,广大政协委员是推动杨浦区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力量,在近几年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协委员们积极参政、议政,特别是在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大讨论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诸葛宇杰说,大会开幕当天10位委员分别代表十个界别发言,内容好、选题好、方向看得准,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高度契合,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杨浦这列快车前进速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各位委员所提意见一样,杨浦的孵化器和科技活动还存在比较小、比较散的问题,实现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目标还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共同努力。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继续发挥才智,在杨浦发力突破的窗口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题二: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城区形象品质提升

 

  “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加强重点区域和顽症治理,健全城区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提升城区功能和形象,确保城区运行有序、便捷、安全。”专题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城区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传承与发展是城区建设中面临的两难选择。如今,杨浦紧紧围绕“科创中心争机遇、基层建设抓落实、基础设施补短板”的任务,启动了旧区改造、二次供水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百年工业文明”逐渐淡出市民的视线。对此,陈玲委员建议,政府在城区功能提升和改造中要为后人有所保留,尤其要关注“两厂(杨树浦水厂、上海东区污水处理厂)+市政管网”工业遗址的独特性,汇集相关学科专家和社会力量,明确选择保护的实物载体,同时充分认识到工业遗址资源对于城市历史认识和当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力争使这项保护和再利用有一个高创意的起点,最终产生更加积极的社会效益。

 

  政府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上如何实现实时监控和有效应对,史志强委员就此提出了建议:“引进BIM技术,发挥其可视化、模拟化、协同管理、成本和进度控制等优势,提升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的管理水平,有效缩短工期,改善运行效率。”他还提出,城市建设、运行安全等管理部门应着手开展对BIM技术应用的研究,制定相关工作计划,确定责任主体和工作机制,选择示范项目,设定推广经费,并与社会专业力量合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轻软件管理的现状,将事后补救改为事前布置、实时掌控。

 

  如何有效改善城区自然蓄水能力,以及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委员们对此纷纷发表各自观点。王如华委员建议,滨江地区开发建设应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总体规划,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指标、方法开展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纳入土地开发的控制性指标中。通过试点建设,以实践、评估的形式,形成成熟的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单耀晓委员也提出将滨江段的建设作为“海绵城市”的样板,要加强对“补短板”的投入,提升杨浦整体形象。王芳委员则建议,由区委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杨浦水系排放、河道治理、雨水收集蓄水、公园湿地蓄水等项目进行综合统筹。

 

  在国家大力倡导新能源使用的背景下,政府应如何做好相关配套服务。黄青涛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杨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着“车多桩少”的现状,因此她建议,能否开辟一些城区现有的闲置区域,包括高架桥下、矮楼楼顶、大型城市和体育场馆的停车场等,用于充电桩的安置,以此推广新能源汽车,为环保作贡献。

 

  针对如何将杨浦打造成为文化休闲与商业景观体验相结合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张协委员建议:一方面依托五角场商圈的优势,改善商圈灯光景观,更好地规划商业结构,品牌能级提升,改善周边特色商业街,打造一个有商业特色、有景观亮点的区域商业新格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江湾城湿地的自然资源,进一步改造和开放江湾体育场的资源,同时利用区域高校文化资源集中的优势,营造文化、休闲、景观、商业新格局。

 

  文化设施建设一直是杨浦基础建设的短板,“十三五”期间,如何提高城区的文化软实力。曾群委员建议,在继续完善公共文化硬件的同时,要建设具有特色的当代文化地标,提升杨浦城区魅力。他认为,在杨浦可以建设“设计博物馆”,也可以结合高校文化设施和活动,例如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的“国际建造节”等,扩大“三区联动”的范围和影响。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QQ|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9-29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