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需求误区 现在很多人把建筑性能分析(采光、CFD模拟、疏散模拟、能耗模拟等)都归结到BIM内容下,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混淆,认为这些性能分析就是BIM,其实这些分析没有BIM说法及平台时也在做,BIM的应用只能是说提供了一些模型分析接口(况且输出接口大部分都不完善),以SGM项目来说我们做了该项目的疏散模拟,但事实上疏散软件中计算并不是以模型边界为计算原则的,同时BIM模型导出时的双曲面等曲面模型,在分析软件中不能显示,因此在导出设置中,用方块代替曲面,并且在计算软件中要重新绘制疏散边界,才能计算,事实上这种模型与计算的结合多少存在秀的嫌疑。 SGM疏散模拟 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院的发展走向,作为设计院来说挣扎在传统设计与BIM设计之间,这一过程的时间长短和很多因素有关,但市场的需求会起决定作用。
BIM在设计院的应用 BIM在设计院的应用应该说由来已久,只是早期的时候并没有BIM这一称呼,而代替的是三维辅助设计,从BIM目前的概念来看,BIM绝对不是一款软件的事情,因此通过模型来表达设计也是BIM概念的一部分。 1. 处理复杂建筑空间 BIM在设计上的应用最直接的体现在处理复杂空间的能力上,处理复杂空间包括空间造型、专业间的协调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非欧几何形体,这对传统二维表达提出了挑战,二维图纸很难精确表达复杂建筑的造型空间,因此必须借助BIM来实现对空间的解释。 中国企业联合馆 在米兰世博会的中国企业馆中,尽管该馆建筑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左右,但空间非常复杂,围绕建筑核心有一圈从底到顶的环形坡道,在限高12米的限制下,要做三层空间,同时净高大部分要求在3米以上,如果不借助BIM的话,很难清除的表达各部分的空间关系,也很难清楚机电管线对净高的影响,所以该项目中,表皮的建模借助Rhino来完成,然后再在Revit中重建,内部空间的分隔及结构、机电等模型在Revit中来完成,很好的阐述了该建筑的空间状况,同时在多专业的协同过程中,及时能够调整设计,如为了满足净高的要求,很多机电设备要放在梁腔中,大多数管线需要穿梁,那么钢梁上的预留洞口必须借助三维来实现,同时钢结构深化后还要看深化后的模型和机电的关系能否满足空间要求,并不断调整以确保设计可行。 中国企业馆机电管线与结构预留洞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5-5-3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