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中国建筑只是一个转型的开始而不是完成,这是一个预测中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或台湾的现状,虽然前者领先我们并不止十年。中国最近十五年的建设高潮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商品房、写字楼、机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等等量的建设)。未来十年(必定更久)要解决的是:从有到好的问题。简单来说是这样一种转型:粗放的大规模的建设—精确的小规模的建造。 这样一种转型给建筑本身带来的变化是: 建设量的减小 放眼望去,楼盘够我们十几亿中国人住了,CBD(词条“CBD”由行业大百科提供)也都立起来了,每个城市该有的公共建筑:图书馆、剧院、美术馆、展览中心、音乐厅等等也都建起来了,未来我们要建什么呢?我们还有什么可建呢? 设计建造水准的提高 当项目越来越少的时候,中国建筑从业者面临的将是全球同行的竞争,狼多肉少的时候,总是会有狼饿死的。拼关系的时代会随着项目的减少,每个项目吸引的关注度增加,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国际媒体的参与,消费者愿意为设计买单等原因而渐行渐远。 设计建造水准的提高 当项目越来越少的时候,中国建筑从业者面临的将是全球同行的竞争,狼多肉少的时候,总是会有狼饿死的。拼关系的时代会随着项目的减少,每个项目吸引的关注度增加,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国际媒体的参与,消费者愿意为设计买单等原因而渐行渐远。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5-5-1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