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一是对智慧城市内涵、发展路径等认识不统一。智慧城市的提出,是破解城市发展中的生态、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有人误把城市信息化或数字城市等同于智慧城市的全部,有人以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建设数据中心、宽带网,缺乏对智慧城市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考虑。人口膨胀、城市扩张、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等,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日益增大的压力,智慧城市建设应当破解这些难题,并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放在重要位置。 二是信息孤岛广泛存在,互联互通的难度不容小觑。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成为难题,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的开放程度较低。究其原因,由于收费政策的实施惯性,一些单位或部门把公共财政投入建成的数据库作为“摇钱树”;政府部门有各自独立的垂直信息系统,存在数据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互联互通程度不足;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有部门甚至表示数据不能给其他部门使用。“三网融合”的提出不下十年,但迄今为止,尚未融合,今年国办发文在促进“三网融合”,可以印证信息互联共享的难度。“信息孤岛”问题的解决不会轻而易举。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出现过热苗头。建设智慧城市,要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信息化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却有50%的城市声称要建设智慧城市,显示出过热的苗头。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走理性务实、健康有序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但文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背后的原因需要深入研究。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数据中心建设和开发利用,而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尚不成熟、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涵盖数据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全链条大数据产业和生态体系不健全;部分核心技术来自国外,一些城市规划和工程由国外企业承担;安全经验的匮乏和安全系统的漏洞,也将增加智慧城市运行和管理的脆弱性,甚至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威胁。处理好信息安全与信息透明的关系,需要政府的智慧。 五是信息服务不够。虽然互联网企业推出了众多的服务平台,但政府引导不多;尽管住建部强调要因地制宜建设智慧城市,“一城一策”,而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评审、通过;但在实践中,跟风、随大流问题广泛存在,除展示馆外还没有更多的用途,缺乏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相关服务;如果不重视信息系统建设的后续开发利用,会留下新的“烂尾工程”。因此,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应当更多地听取当地政府、企业和百姓的意见,而不能任由技术导向。 六是建设资金不足。在我国城镇化初期,各地主要依赖土地财政为主的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转型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在下降。理论上,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资金,可以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但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益性项目或能力建设项目,PPP模式并非最佳选择,而需要创新融资模式,改善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七是法规不健全。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革新和相应的法制建设的保障。现行体制机制障碍,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不仅需要城市自身革新,也需要破除行业和条块管理部门藩篱。国内的已有实践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虽然智慧银川打破当地条块阻隔、实现大部制式的信息共享和智慧管理,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涉及上层的条块障碍,依然阻碍各种信息的传导和办事效率的提升。因此,破除体制藩篱,不仅需要相应的法律、标准作依据,更需要加大执法力度,改变信息垄断、不透明、公共财政建设的信息成为“组织”收费的资本等状况,提高城市发展、运行、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精彩内容天天有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3: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