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EaBI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EaBIM BIM门户 BIM专题 BIM与绿色建筑 查看内容

上海市建筑科学院徐强:让绿色建筑遍布申城

2015-7-13 09:35| 发布者: 萧闫子| 查看: 533| 评论: 0|来自: 东方网

摘要:        徐强在市建筑科学院莘庄园区建立了自己的劳模工作室。  徐强,男,196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建筑科学院(集团)总工程师。长期从事高性能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建筑的 ...


  寿命100年的东海大桥怎么造
  徐强职业生涯中的标志性成就之一是东海大桥。研究材料出身的他,不仅让大桥造得坚固,而且令建造过程更节能。
  2002年,我国首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开工建设。徐强是东海大桥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的首席咨询专家。他接到的要求是――克服海水侵蚀,保障大桥100年的设计寿命。
  在建筑行业内,还从来没有一个类似条件下的建设标准。开工几个月后,水泥供应商跑到了东海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是不是出了问题?原来定好的嘛,该我们供应这么多的水泥,可现在的供应量还不到计划的一半。这不是工程出了问题吗?”
  问题最终由徐强解释。要让大桥有100年的设计寿命,就得延缓海水、氯、氧接触到钢筋的时间,由于混凝土包围着钢筋,所以关键在于改善混凝土的致密性。经过严谨计算,徐强团队设计出添加粉煤灰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的混凝土新配方,不仅提高了混凝土桥墩的致密性,而且大幅节约了原来配方中水泥的用量――要知道,水泥是生产过程中资源能耗最多、碳排放最多的材料之一。
  这真是一座好桥!
  徐强的这项技术创新,不仅整体提高了建科院在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系统服务能力,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凭借以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为主要关键技术之一的“外海超长桥梁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徐强获得了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节能建筑要让居民得利益
  建科院里有一幢三层办公楼,倾斜的玻璃屋顶可以提高采光率,中庭培土营建了一个植物园――闷热的夏日,楼内颇感清凉。这是上海首座生态办公示范楼,建于2004年,徐强是首席技术策划。
  十年过去了,上海已成为国内绿色建筑建设规模、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截至2014年底,上海市累计完成既有公共建筑综合节能改造项目70余项,覆盖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改造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累计共有951栋建筑安装了能耗监测装置,并实现了与市级平台的数据联网,覆盖建筑面积4248万平方米。
  其中自然有徐强和同事们的努力。他们在努力提高节能技术的同时,尽量让节能技术惠及更多普通人。
  一个建筑师不但要研究建筑本身,更要考虑住在房子里的人的感受。
  几年前,在崇明县瀛东村的节能建筑改造项目中,他们花了一年多时间说服村民接受改造。
  当地的农宅并不宜居。墙体不能隔热保温,冬天室内温度甚至低至0℃。陈旧的钢窗漏水、漏风。屋梁是传统的结构,年久失修。然而,村民并不乐意接受改造――农民是重视实际利益的,比起免费改造房屋,他们更想拿现金补贴。
  因为谈不拢,工期一拖再拖,徐强只得先到村干部家做改造,搞“样板房”,修缮了墙体和外立面,提高了窗子的密闭性……改造效果很好,既能保温,也不漏风。
  村民看到改造后的“样板房”,态度有了180°的转变,徐强有喜又有忧。喜的是村民接受改造了,忧的是村民不仅积极要求改造,而且搭出了“灶披间”、柴草棚,请他做个人情,“把这小房间也顺便改了吧!”徐强感到为难,如果算上“灶披间”一起改,原来的预算就超支了;如果不改造,又伤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村民的情面。最后,徐强团队在为村民改造主体住宅之外,还额外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基础维护服务。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9-29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