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兄和我探讨“基于BIM的算量”,我整理出来的几个观点。 1. 估算BIM最好是基于建筑行业大数据来实现; 2. 概算BIM需要基于施工企业集团大数据来实现; 3. 预算BIM需要基于精细施工BIM模型来实现; 4. 如果是混凝土构造物,预算BIM的难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如何实现快速施工深化设计BIM建模,第二个是如何实现异形的计量。 如果深化设计的效率不高,那么精细化建模很可能成为了施工企业的累赘,使得施工企业在速度和质量之间难以获取一个平衡,最终抛弃BIM。 异形混凝土构造物的计量,是没有办法很好解决的事情,遇到了变态的异形,只能靠手工,软件在无规则面前,是无力的。 5. 建筑工业化是BIM技术普及的基石,只有工业化,才能形成构件规格,才能减少BIM技术要面临的无规则引发的种种难题。所以,PC混凝土及钢结构的普及,是BIM的救星。是不是没有建筑工业化就不能搞BIM推广呢?也不是,就是搞起来头大,有些技术难题即使有办法解决,也会由于投入产出比的原因,而没有办法解决。 6. 目前预算BIM是怎么搞的?不管是鲁班还是广联达,都是根据中国的计量规则规范来建模才能完成出量。建模可以在鲁班算量建模软件,也可以在revit,如果不懂计量规则在revit建出来的模型,往鲁班或者广联达的算量专业软件转化过程,效率会很低。斯威尔联合江苏新点要在revit平台开发算量插件,我认为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很简单,我问一个问题,谁来用?设计人员是不可能用起来的,因为想着算量的规则去搞设计是带着镣铐跳舞。施工人员用?那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 7. 预算BIM的出路在哪里?我只能看到一个出路,这个出路是被解救,而不是自我拯救,建筑工业化改变了行业作业模式,传统的计量规范被边缘化无法再来束缚预算BIM的发展。在现在的环境下(建筑工业化程度低下)思考算量BIM的突围,是无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