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从信息化应用架构来说,主要包括平台层、应用层、终端层三个层面。平台层可基于云计算技术(Cloud Computing)实现传统平台向云服务平台转化。应用层始终围绕以提升项目管理(Projcet Management)这一关键业务为核心,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实现管理效益的提升。从生产作业的角度来讲,通过“专业工具软件支撑(BIM)”和“数据服务产品支撑(DM)”的支撑实现项目建造与运维的生产效率提高。终端层实现信息化的人机交互,实现从传统PC终端向移动终端(Mobile)和物联网应用拓展。 项目管理业务是建筑行业的核心业务,整个建筑行业就是以项目为主要特征的。对于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是以成本为核心,计划为基准,覆盖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用好合同和资金两个管控手段,打通经济、技术、生产三条管线,实现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目标达成,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和顺利交付。 因此项目管理水平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好坏,决定了行业发展的水平,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要围绕PM核心业务开展,才能取得价值的最大化。 但是单独的项目管理系统很难发挥作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缺乏真实、实时的数据支持,数据之间的关系难以建立。因此需要BIM技术及产品的支撑,满足作业层的生产需要,并产生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BIM的可视化、参数化、数据化、可模拟化、可优化的特性让建筑项目的管理和交付更加高效和精益。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应用是以BIM服务器为基础,建模为输入,以协同为方向,实现项目各阶段、不同专业、不同软件产品之间的数据交换、集成与共享,为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做有力支撑。 随着项目管理系统(PM)和BIM系统的深入应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面对海量的大数据,如何让这些数据进一步发挥价值,需要DM数据管理系统的支撑。这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数据的服务,例如需要查询和获取市场材料价格,需要获取工程造价指标支持造价估算。另一个是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会积累下很多数据和信息。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并形成知识进行复用。因此需要数据的管理来支撑企业持续提高,发挥数据的价值。 各系统中处理的复杂业务,产生的大模型和大数据如何提高处理效率?这对服务器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的海量数据存储能力产生了巨大需求。通过云计算与信息化系统及软件的整合,使得建筑的建造过程与运维更加便捷、集约、灵活和高效。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网络存储和大型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实现。基于“云”的服务平台、服务模式以让项目参建各方可以通过公有云和私有云方式,更自由的访问数据,更高效处理数据,更便捷的协作。 施工企业的分散性、移动性、临时性等特点,对信息化的应用造成了很多障碍。如何有效的进行现场管理、移动办公、数据采集?以往传统的信息化是“办公室”的信息化,需要利用电脑终端来访问数据,使用软件。特别是项目现场环境复杂,抱着笔记本电脑下工地是不方便的。通过PAD或手机终端设备,结合BIM技术手段,在PAD上进行建筑模型和图纸浏览,进行变更洽商、设计交底、施工指导、质量检查、虚拟施工、沟通管理非常高效。满足了项目现场“走动式管理”特性。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现场管控能力,针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对各阶段、各部位、各实体,通过RFID、电子标签、测量器、传感器、摄像头等终端设备,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和运维管理的实时监控、智能感知、数据采集和有效管理,提高作业现场的管理能力,加强了人与建筑的交互。 对于建设行业信息化的建设路径,简单来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PM与BIM应用的集成与结合;第二个阶段BIM、PM和DM的融合;第三个阶段则是进入到4MC的全面应用阶段。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推动,利用以4MC为核心的信息化先进手段,促进行业向集约化、精益化、现代化转型升级,让人们尽享更便利生活,并与环境和谐相处,促进建设行业进入智慧建造的新时代! |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4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