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现代设施管理FM的诞生,BIM重现江湖】 在1980年前后,空间管理融入到传统的设备设施管理领域。这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80年IFMA国际设施管理协会的成立,首次正式的将空间管理作为设施管理的基础专业,并且跟其他所有专业融合在一起,为建立企业内的工作空间环境提供整合的服务。
此后的FM逐渐成为建筑业的主导性力量,以致于建筑业的划分变成了:AEC/FM。这也是一场竞争,FM由于是甲方的代表,自然获胜(随着业务外包的流行,甲方的FM也逐渐外包给乙方做,但是这个乙方是入驻到甲方内部的,这种外包不是简单的服务外包,而属于”流程外包“)。此时,FM基本上成了建筑设施行业的管理的代名词,而AEC则是技术那一边(当然里面还是有项目管理)。
这次的融合,彻底奠定了FM的地位。而且,这次历史性的飞跃,不是技术带来的,而是管理的变革驱动的,于是,这次变革实际上是一场管理变革,她让建筑业的面貌完全不同了。她已经渗入到甲乙方、每个企业的角角落落和日常操作中,而从外表上,似乎完全看不到她——我们的很多访问团仍然是去美国看工地说看不到FM,这都是阅读国外资料时产生的误解。
这次变革,在很多方面带来的飞跃,BIM也因此重新进入建筑业。但是,这一次的进入,不是三维模型和制图法,而是管理信息结构化之后进入数据库,这是实际管理的需求产生的,特别是FM管理。当然,这是BIM的广义定义,我称之为“基于管理的BIM”(即CaFM+CaBIM),遗憾的是,这个BIM和前面隐藏在混凝土里面的“基于专业的BIM”还无法对接,这是因为当时的BIM技术尚未发展到位,尤其是计算机技术。
顺带提及一点:BIM的思想就诞生于这个时期,但是并无实际的产品对应,所以它还是一个理论模型。而实际应用中的两个BIM,却不被认为是BIM。我猜测:这一时期,在管理上已经对BIM产生了需求,但它是否促进了BIM思想的发展?有待考证。
这一次变革对BIM的驱动,导致不到十年就诞生了软件产品——第一款建筑设计BIM软件ArchiCAD(1987)。这一事件在建筑史上的影响力巨大,虽然她只是最后的BIM(我称之为基于绘图的BIM,哦,ArchiCAD应该是集成了基于绘图的和建筑设计的综合BIM)。人们第一次形象地看到了参数化建模的技术威力。此时,2D的制图软件Autocad才推出没几年(1983)。
这是2D和3D的又一次交锋,又是2D获胜,原因还是一样——简单实用。
【手工绘图时代飞跃到电子绘图,BIM闪亮登场,1983-1997】 随着绘图软件和计算机的普及,而飞跃进入电子绘图时代(相比于漫长的历史,这十几年如同烟云;即使是按照绘图法的手工时代也好几百年了),中国的建筑业是制造业中最落后的产业,也在2000年前后完全甩掉了图板。这次工具技术的变革的确产生了巨大的价值:绘图速度加快,改图成为家常便饭(在手工时代则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特别提出的一点:图层的应用使得各专业可以基于同一套建筑设计进行本专业设计,我称之为”基于绘图的BIM“,即便是2D的。并且基于CAD也大大加快了各专业计算工具的发展,这些专业工具,都是不折不扣的BIM,包括结构分析(那些构件都被系统识别为构件,而不仅仅是线条),水暖电系统分析。即使是天正建筑这种基于cad二次开发的软件,也是BIM。这个时期,建筑师所作的建筑设计图,成为各专业设计的基础,让建筑师仍然稳固的成为设计组的核心——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的结构师领衔转为建筑师领衔的时期。
在这期间,cad的普及之前,1990年代,中国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平法的普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1995年陈青来)。这种结构专业里面的制图法,在国外早已流行,这是能够参数化的cad软件之前的产物,然而在国内囿于传统管理体制僵化,到了90年代因为”能够提高绘图效率70%“才被大力推广,可见之前国内的效率有多么低下,生产率永远是最重要的事。这是仅以制图方法改变就能大幅提高效率的典型案例,跟技术完全无关,只是改变方法。
这个事件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中国的建筑业体系,与国外的完全不同,结构师花8成的时间画图,即便是到了现在,内地的设计院还只有两个工种:画图的,还是搞经营的。我们刚才谈了那么多专业分工,都是发达国家的,国内的情况和国外差别很大。90年代之后,很多新旧专业是一起进入中国的,尤以物业管理(PM)和设施管理(FM)为最,甚至被当作是一家。
在这个时期,技术的驱动力所起作用非常明显,特别像结构工程等专业,其有限元计算方法早在50年代就诞生了,直到这时,才有足够便利的建模和计算工具,让结构设计的专业面貌焕然一新,分析一套结构方案的时间缩短了千百倍,从此,结构师多方案选项就成为主要工作内容,结构创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建筑设计方面所称的”高技派“也流行世界各地。(当然,在中国,主要工作仍然是画图,而且还要靠平法提高效率;国外一般由施工单位画的施工图,都是建筑师和结构师画。于是,在中国很多项目中并无严格意义上的设计师,其实都是绘图员,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校核的高级绘图员。) |
|EaBIM网 ( 苏ICP备202005892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1255号
GMT+8, 2024-11-27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