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BIM菜鸟如何在“纯设计院”生存
本帖最后由 mikegjj 于 2013-3-27 23:27 编辑我是阿蛮,最近几个学弟和公司的新手一直问我bim怎么在设计中用,单凭这点可以知道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bim,可能软件都不晓得要用什么,现在我把我这个两年菜鸟的菜鸟经验跟刚刚在BIM道路上起步的小菜鸟谈谈感受,纯属个人感受,勿拍砖。第一份工作是在三线城市的甲院,项目小但还是足够多,偶尔看到一个总工在用revit,现在我解释一下为啥那些学弟和新手不懂什么是BIM的原因,我个人认为bim其实是一个领域,在设计之外,就像设计院有专门的节能建筑师一样,他们存在的意义是在施工图的节能领域,现阶段在不做绿色建筑和要求的太高的甲方和业主的项目的时候,他们跟做方案的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他们是和施工图组在一起的,BIM现阶段其实连节能对于一个设计院的意义都达不到,所以bim现阶段普及有点困难。新手最开始应该学的是软件,纯粹的软件而已,就像你学ps一样,是一个工具,一把刀。有了刀你不一定能杀人,就像你学会了revit,其实也可以和bim没半点关系。但是你却打开一扇通往bim的大门,走不走这条路,到你学会的时候自己决定。所以我论述的中心意义,不是在谈论bim在设计院的生存,而是会点revit的小菜鸟们怎么在方案组里生存。言归正传,三线城市的项目大家心里也有数,住宅方正规整 公建也是那样,真正让人诧异的是,那里的项目一般是一个组更或者是一个人从头到尾单挑,什么意思呢,总结一下,从规划到建筑,景观,再到施工图,效果图等等都是自己内部人做的,甚至是一个人,所以有时不要小看地方设计院的同志,全能型太多了,项目费低,每个环节外包都影响收入,不是夸张啊,在小地方我最大的收获是做套不错的效果图,渲染后期我都能搞(当然比着专业做的有点差距,可至少甲方认可了),哈哈。所以在这种高度集中的情况下,revit反而有了他的生存方式,但是我仅仅见了两个,应该算是个例,毕竟这样强度太大,对北上广这种大城市的设计院接的项目规模和设计院人员配比来说,高度集中化一个人搞定是不可能的。后来去了深圳总院某一个所,总院是国企改制的,改制后基本就是一个集团,大家一个所一个所的各干各的,没什么特殊的联系,这样有优势也有劣势,至少在新领域开发和推行方面没有统一的指挥,所以bim在里面发展的乱七八糟,总院强制推行,各所也就是找俩菜鸟充充人数,应付一下上面检查,所以我在总院第一年的经历是很不愉快的,我个人定义为廉价的奢侈品吗,哈哈,第二年我通过一个相熟的总工,来到了方案组,学建筑设计的,搞不成纯正血统的bim就回自己老本行吧,这是下一段故事。在方案组有自己的纠结,前期这些软件几乎都用不到了,犀牛还好,参数化肯定扔了,哪有什么项目让你参数化啊,老板又不是扎哈马岩松,revit画平立剖和别人对接又是个问题,犀牛做异形厉害可在可视化方面又比不上su,纠结纠结,在纠结中又半年过去了,适应肯定没问题,su ps阿蛮不是吹,两年没用了,两天就捡回来了,毕竟以前玩的也很熟,但就此把revit扔了,可惜。峰回路转,两个新项目让我重新找回了定位点,一个是商业街,一个是综合体,规划布局什么的肯定手绘cad了,谁也不会傻到用revit做规划,哈哈,在拉草模的时候,我转做了犀牛和revit,我发现他们和su比最大的好处是和cad的结合导进来cad线是可以拾取的,特别是犀牛,,省去了su痛苦的描线,而且他们在处理不是特别异形的商业建筑的时候,几乎让su几条街,可能阿蛮su没那么纯熟,呵呵。而且rhino体块一拉,revit转化体量,楼层,幕墙,一口气下来,趁着上厕所的时间,再渲染一张精度不高的的图,revit的树渲染出来的感觉,又是su不可比的,当然su可以再ps一下,在他ps的时候,我这边房间确定,面积统计,彩平全都搞定,第一次速度和su差不多,效果不太一样各有各的爱,总之我的效果把标拿下了,关键是第二步,草图阶段过了,我在我的体量上推敲,他们在su上推敲,可能是商业建筑的模式简单,外立面标准件也简单,revit依旧不落下风,更称赞的是revit导出来的立面质量要高于su,在用cad立面二次加工的时候,重线,断线,平行线,少了很多,旁边那哥们体块出来了,该去效果图公司盯图了,我这边也把我的模型导出来给了效果图公司,这一步不是我们控制的,但是两天,最终模型都出来了,至少说明revit导出来的模型,效果图公司还是玩的转的,我这边利用我原来revit导出的平立面框架,迅速画图,那哥们重新定位,慢了一步。这只是初步感受,也不能当例子去深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我只是把我对revit软件在方案上了运用的经历阐述一下,抛砖引玉,我抛砖你莫拍砖,个人说一个小经验,一定要把软件的优点跟项目组的一个大菜鸟展示清楚,最好把他教会,以后就省去了配合这个硬伤了,星火燎原,从我做起,记住,我是阿蛮。
自己顶一下,原创这么多字不容易。纯属个人心得体会,勿拍砖,收一个币,算是安慰我半夜十一点的苦劳吧
呵呵,团队不成熟我已经习惯了,换了好几家了,BIM这块应该都是刚起步,改革嘛,需要一个过程,至少跟刚学revit那会都没人知道好多了,我们要做的是从自身开始慢慢辐射,就像曾经的共产主义幽灵一样,等部分搞设计的用了 ,部分施工图结构都尝试了 ,时间会把我们连成一片的
杨总都拜读大作了 。赞一个 ,但我是搞mep的 感触没您那么深刻。
依我看 国内目前水电暖翻模、碰撞检测、施工模拟、出图都能做,只是团队成熟不成熟的差别。下一步就是利用revit计算了,进入到工程设计的领域
你升级了 呵呵
可爱的楼主,看完了以后觉得,是不是在实际项目中,所谓的参数化,在90%的工作里都是用不到的?或者说是在90%的项目里都是用不到的?
可以这么悲观的理解,参数化是很精细的东西,在国内建筑设计还是很粗放的,效率大于质量,开发商的现金流需要速进速出,他不会给你时间参数化的
牛啊阿蛮我也学习下 “偶尔看到一个总工在用Revit” 这种形式在三线城市很正常 很多小单位一个或几个年轻人在用感受Revit(BIM)带来的局部运用的快感 “新手最开始应该学的是软件,纯粹的软件而已,就像你学ps一样,是一个工具,一把刀。有了刀你不一定能杀人,就像你学会了revit,其实也可以和bim没半点关系。但是你却打开一扇通往bim的大门”
非常同意阿蛮兄的观点 本人就是这么过渡过来的08年大学开始用10年才慢慢建立BIM的概念
年轻人连工程经验都没有Revit软件没操作过是非常难理解BIM这个词的 “第二年我通过一个相熟的总工,来到了方案组,学建筑设计的,搞不成纯正血统的bim就回自己老本行吧,这是下一段故事“
BIM界没有正统 呵呵系统工程需要不同的人各个运用点的探索 完善至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后面的软件交换数据交换经验不错 适合你师弟师妹学习
阿蛮是个好师兄
完整的拜读了{:soso_e179:}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星火燎原
从我做起
我是第28257个会员
谢谢阿蛮分享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