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BIM建筑设计的历史(下)
【手工绘图时代飞跃到电子绘图,BIM闪亮登场,1983-1997】随着绘图软件和计算机的普及,而飞跃进入电子绘图时代(相比于漫长的历史,这十几年如同烟云;即使是按照绘图法的手工时代也好几百年了),中国的建筑业是制造业中最落后的产业,也在2000年前后完全甩掉了图板。这次工具技术的变革的确产生了巨大的价值:绘图速度加快,改图成为家常便饭(在手工时代则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特别提出的一点:图层的应用使得各专业可以基于同一套建筑设计进行本专业设计,我称之为”基于绘图的BIM“,即便是2D的。并且基于CAD也大大加快了各专业计算工具的发展,这些专业工具,都是不折不扣的BIM,包括结构分析(那些构件都被系统识别为构件,而不仅仅是线条),水暖电系统分析。即使是天正建筑这种基于cad二次开发的软件,也是BIM。这个时期,建筑师所作的建筑设计图,成为各专业设计的基础,让建筑师仍然稳固的成为设计组的核心——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的结构师领衔转为建筑师领衔的时期。
在这期间,cad的普及之前,1990年代,中国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平法的普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1995年陈青来)。这种结构专业里面的制图法,在国外早已流行,然而在国内囿于传统管理体制僵化,到了90年代因为”能够提高绘图效率70%“才被大力推广。这是仅以制图方法改变就能大幅提高效率的典型案例,跟技术完全无关,只是改变方法。
这个事件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中国的建筑业体系,与国外的完全不同,结构师花8成的时间画图,即便是到了现在,内地的设计院还只有两个工种:画图的,还是搞经营的。我们刚才谈了那么多专业分工,都是发达国家的,国内的情况和国外差别很大。90年代之后,很多新旧专业是一起进入中国的,尤以物业管理和设施管理为最,甚至被当作是一家。
在这个时期,技术的驱动力所起作用非常明显,特别像结构工程等专业,其有限元计算方法早在50年代就诞生了,直到这时,才有足够便利的建模和计算工具,让结构设计的专业面貌焕然一新,分析一套结构方案的时间缩短了千百倍,从此,结构师多方案选项就成为主要工作内容,结构创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建筑设计方面所称的”高技派“也流行世界各地。(当然,在中国,主要工作仍然是画图,而且还要靠平法提高效率;国外一般由施工单位画的施工图,都是建筑师和结构师画。于是,在中国并无严格意义上的设计师,其实都是绘图员。)
几个重要的商业软件的时间点:
【基于绘图的BIM】1982年,Autodesk推出第一套autocad软件;1997年,推出有鼠标的cad14;1998年,推出cad14中文版,放纵盗版,并且电脑价格剧降,让中国的甩掉图板计划终于实现。
【基于管理的BIM】1982年,设施管理软件Archibus问世,集成autocad。
【基于专业的BIM】1987年,首款BIM建筑设计软件ArchiCad问世。
【中国BIM】1980-1997,中国建科院开发了基于结构设计的PKPM系列软件,并且拥有自主研发的图形引擎TCAD,这是世界上产品线最全的BIM系统,在中国市场上的占用率第一。1994年,天正建筑、暖通、电气问世,是中国最普及的基于cad平台二次开发的BIM软件。
至1997年,BIM领域所有的重要软件基本上都产生了,而且随着IT技术的发展而获得长足进步。AEC虽然在专业技术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FM方面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由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更多的管理半径和管理深度。AEC和FM之间的连接问题还没有解决。
【BIM时代】
过去这十年,是IT技术长足进步的十年,BIM所需要的IT能力以及完全具备,而市场需求早已在等待:连接绘图和管理的中间件亟待问世,Revit应运而生。
严格来说,中国BIM时代始于2002年欧特克(Autodesk)收购基于绘图的BIM软件Revit,此后擅长市场推广的欧特克就将BIM大旗推到世人面前。这力度之大,导致在这之前诞生的BIM软件普遍没有被当作是BIM,在中国,计算机制图就是cad(国外也是这样,产品名字成为通用词),而BIM就是Revit(国外则是以ArchiCad、Microstation等为主)。也因此,我写了那么多与BIM有关的建筑设计的历史。
欧特克通过大量并购,得到了建筑业的若干基于专业的BIM软件,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水电MEP、日照分析、能耗分析等等。这让欧特克得以站在BIM老大的位置去推广BIM理念,其声势之大,让人感到:无BIM,就灭亡。
但是反观国内软件,还浑然不觉——这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管理之缺乏。在技术这一边,绘图和各主要专业设计、及算量造价,都已很发达;但是在管理那一边,也找不出能代表行业的软件,而且只有工程管理这一项还算过得去。加在一起,AEC行业算是信息化挺深入的了,但是FM还几乎没有,人们对于BIM的管理需求仍然没有感觉——目前市面上的BIM热情,其实多半是被欧特克忽悠起来的:我所见绝大多数朋友,在AEC各个专业都有,都是冲着要学习BIM来的,为什么学习?不知道。殊不知,现在软件之多,信息量之大,已然完全不同于cad时代,要是没有做好自己的定位就去摸石头,结果不是浪费金钱就是浪费时间。国内BIM的真正发展要等到设施管理FM的发展起来之后。
国外的BIM时代则要从1987年第一款真正的建筑设计BIM软件ArchiCad推出算起,这么多年的发展,除了技术的进步之外,还被管理需求推动着。这个管理,是以FM为代表的设施管理体系。(参考BIM与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的关系模型(陈光体系))
【BIM给建筑设计带来什么飞跃】
建筑设计和各专业设计真正放在一个平台上来了,比之CAD平台的确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1,建筑中,空间设计成为一个核心的设计——这个空间,是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作业环境而设计的,于是,空间设计,也等同于室内设计,或者室内环境设计;水电暖通设施是为了空间的需要而”反算“整个系统的参数;各专业之间的碰撞检测成为家常便饭。
2,建筑设计和施工,在分离了这么久之后,现在又融合到一起了——他们是基于一个模型在操作。由于中国的专业分割的体制问题,导致我们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的威 力。设计的模型,可以直接用于施工,也可以用于预算造价和工程管理。仅在项目实施范围内进行基于BIM的作业,就能产生相当高的价值。
3,延伸到设施管理里面的空间管理,让BIM在时空上的价值得到巨大提高,一个BIM模型,不仅仅是使用在设计院内部,还能在建成之后的全生命周期得到继续利 用。机电设备方面也是同理,设计到施工到运营维护都可以基于同一个BIM。
4,图纸是生成的(这一点在中国还有一个制图规范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绘图员工种,在中国一直没有诞生过,现在可能就要改变了,可能会产生一种阶段性的BIM技术员,专门负责为各专业工程师做模型。建筑师和工程师可以基本上摆脱绘图工作,而专注于专业分析和多方案选型。
5,在国外,这是设施管理的驱动下,让BIM得以成为连接AEC与FM的桥梁;但是,在国内,FM的完全缺位,让全生命周期的BIM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如果BIM的发展,作为技术的驱动力推动了FM在国内的发展,那也得算是一次飞跃。
很不错 :victory:
牛啊
不错值得看
说得好,那我们该学什么BIM软件呢
原来我看不太懂fm方面的东西,尤其和bim结合以后,但是现在我算有点明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