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多少个维度算BIM?
来源:杨宝明新浪博客 作者:杨宝明近期有众多同行讨论BIM该是几维的问题,莫衷一时。
本人的观点至少是三维。
先要搞清我们讨论的BIM究竟是一个什么条件的BIM。BIM没形成权威的定义前,按字面的理解,承载建筑信息东西都可以是BIM,导致了无意义、无价仁的泛化主义。将结一个绳也可称BIM,我们费的口舌能有什么价值?
我们要讨论的BIM应是给建筑业各阶段(设计、施工、运维)带来深刻影响、甚至是带来产业革命的BIM。有了这个BIM的讨论前提,BIM应是多少维度就会有一个结论。否则大家的讨论象瞎子摸象,各说各的,却毫无意义。
能带来产业深刻影响、甚至产业革命的BIM必须是三维以上的,这还不够,BIM应是能构建起三维以上的结构化数据库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没有三维以上、结构化数据库这二点,谈论多少BIM都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这样的BIM对行业没有任何意义,多讨论纯属浪费生命。
从这一点看,这个观点是对的:三维不一定是BIM,没三维肯定不是BIM。
为什么没三维肯定不是BIM?
无维(一篇描述建筑的文章)、一维、二维(图纸、)的BIM(或说成是我们现有的描述建筑的技术手段)都无助于我们解决建筑业的当前问题的所有挑战。无法快速的计算分析、协同、可视化。不同产生解决当前行业问题的杀手级的应用。
“可计算”概念很重要,由于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里是一个三维动态进化的过程。要全面正确描述、分析、计算、管理、共享、可视化、虚拟建造来解决问题,必须要三维以上的结构化数据库才能解决现在的各种行业难题。
“可计算”的BIM要满足以下条件:
1)、可准确搜索。
2)、可计算:实体计算、统计、分析。实体计算(点、长度、面积、体积)的三维扣减计算,支持布尔算法。设定任意维度(实体、时间、WBS)的范围快速的统计分析
3)、可视化。切取任意部位进行3D、4D虚拟建造
这些“计算”能力的实现,都要有3D以上结构化的数据库支撑,且数据粒度要达到构件级。有了这样强大的计算能力,就可以延伸出一系列数不胜数的高价值的应用,从而带来产业革命性的进步。不可计算的信息,不论信息有多少,是什么样的信息承载平台,都不能成为我们所需要的“BIM”,如几屋子的蓝图、多少T的硬盘里的DWG电子文档,都不具备BIM的价值,也不宜纳入BIM的范畴。
二维以下的“BIM”对于建筑物来讲,基本上是不能“计算”的,因为建筑物实体是三维实体。只能通过人脑的智慧(知识、经验)去意会。一个矩形在图面上,是线框?是个坑?是个桌子?谁也看不懂,要加很多说明文字标注,标注是很难统一的,因此是不可计算的。一张建筑照片为什么不用加说明文字,用平面的方法表现可视化的三维建筑物,一看就明白这个建筑有什么东西。
即使建立三维以下的数学逻辑模型--BIM,由于建筑本身是3D的,3D以下的任何数学模型引伸出来应用和价值是很小的,不会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给行业带来重大变化的“BIM”,笔者认为不应该将其纳入我们的“BIM”。
为什么三维不一定是BIM?
如果没有形成三维以上的结构化数据库(如效果图),一些三维的较粗的方案图(如SketchUP的三维方案图),照样也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计算能力“,就不能产生很多的高价值应用,也就不是我们谈论、需要我们全产业链大加推广的“BIM”。SketchUP在建筑师群体中推广即可了。
具有革命性价值的“BIM”是几维的?
笔者认为具有革命性价值的BIM是六个维度(至少是5个维度的)的。这6D就是:3D实体、1D时间、2DWBS。形成六个维度的结构化数据库、且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就会产生无数的高价值应用,成为革命性的技术。
为什么BIM是建筑业革命性技术?
BIM的伟大之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我们建筑业全产业链一直需要的数据承载平台:
1)成功构建了6D结构化数据库;
2)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甚至更细(如一根钢筋的实体)
基于此,我可以往上增加任何建筑物的数据,使所有的信息结构化、可计算。
这一核心价值解决了建筑业一直面临的二大难题:
1)海量数据的处理、计算、管理和共享。
2)工程所有人员、组织的协同难题
围绕这二大难题,随着软件的进步,BIM将提供无数解决方案和应用,从技术、成本、建造管理、运营管理的所有工作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但笔者一直反对BIM是nD类似的说法,很不科学。
如造价不是BIM的一个维度,而是BIM承载的一个重要工程属性而已。
很多人没搞清维度的定义是什么,在大谈BIM的二维、三维,就很容易混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