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BIM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号召,对建筑领域的信息技术开展深入技术交流和探讨!致力于打造“BIM-建筑师-生态技术”三位一体综合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希望为BIM与可持续设计理念及技术的普及做出微小的贡献!!!

qhgongyi 发表于 2018-1-25 11:16:17

Dream BIM Software ARCHICAD or Revit应用对比

本篇主要从协同以及成果出图两个方面来阐述不同。一、协同设计首先是协同设计,协同设计已经是衡量现代设计院在质量管控环节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没有经过协同设计的设计成果本身是过程失控的。阶段化的提资会带来专业内容的不协调,而基于阶段化提资的设计成果也会面临着极大的个人因素的考验。图:阶段化提资示意传统的二维协同设计是基于平面图来进行的协同设计,图纸表达内容有限,并不能完善地表达所需的所有内容,在跨专业的沟通上也局限于有限的表达,难免出现一些沟通上的失误,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而在BIM的时代,协同设计被从二维协同提升至三维协同,这是一种更加全面的协同方式,BIM模型中可以表达比图纸更加丰富的内容,任何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以全面,直观而准确的方式进行协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协同设计中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错误。在ARCHICAD中,协同设计是通过协同设计服务器(BIM SERVER)实现的,按照ARCHICAD的理念,一个完整的BIM模型应当是完善而准确的,包含各专业的所有内容,这样一个拥有大量信息的BIM模型在服务器中是由各专业联合完成,他们利用不同构件之间的IFC参数来进行区分,而这些IFC参数一般是基于构件的所属系统以及所在区域构成,这不仅便于我们在设计中区分权责,也便于从BIM模型茫茫大海般的数据中寻找自己所需的参数。在这一点上,ARCHICAD和REVIT是比较类似的,区别就是ARCHICAD中的参数化构件叫做对象,是基于GDL语言编写的参数化构件,对制作人员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而REVIT中的则是基于RV软件自身的属性块,编写难度较低,参数化自由度也相应降低。图:GDL对象示意而在协同设计中,各专业之间的参与和cad中的参照类似,只是这里的参照从二维变成了三维。在ARCHICAD中,参照是基于服务器来完成的,每一个专业在服务器中拥有自己的一个单独文件,我们往往通过对文件命名,所属项目等信息来进行区分,然后各专业分别把其他专业的文件热链接到本文件中,完成整个文件互相参照,链接过来的文件可以通过图层,画笔等控制,解决显示和出图等问题。该服务器不仅解决了我们数据交流,存储的问题,借助于BIM CLOUD还可以实现多平台访问,客户交流,OA信息互通等目标,让轻量化平台真正的可以走向应用的前端。在BIM SERVER中,因为数据是集中管控的,我们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定时的备份,对人员设计时间,操作动作等进行集中分析,有利于管理模式的优化。在REVIT中,三维协同就稍微有些不一样,它是通过一个中心模型对应多个用户本地模型的方式,来允许项目上多个成员同时访问和共享模型。以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将项目图元或系统分为可链接在一起的或者单独管理的模型。再通过相互链接各专业的模型文件,达到专业间协同工作的目的。这个操作模式对服务器的要求更加自由,有一个局域网就可以实现,但是也降低了管理人员对服务器核心数据的管控能力。但是在有专业网络管理人员的团队里,这并不是问题。协同看起来简单,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候依然会遇见很多问题,大部分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归结为标准未统一,在二维协同的时代,一个良好而统一的绘图习惯会使我们的协同设计效率倍增。三维协同也是一样,在整个协同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完成的动作就是统一标准,不仅是企业制图标准,还有BIM三维设计协同标准,以及项目标准等,这都需要企业标准制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长期而不懈的积累。基准方中的ARCHICAD标准正是经历过这一考验的成熟标准,从画笔集,图层管理到图形覆盖等各方面,都考虑过各专业协同设计的要求,可以达到我们对协同设计目标。图:全专业协同
二、图纸成果
虽然模型有时候可以表达出一切信息,但是我们现阶段在展现我们成果的时候,还是主要依据图纸。图纸不仅包含我们最终的施工图或者竣工图,还包含我们的方案创意设计,过程图纸,工程量统计,采购清单等。对图形的考核将直接影响我们会在什么阶段选用这些软件。ARCHICAD毫无疑问会在这个环节遥遥领先,随便采访一个ARCHICAD的使用者,我想它最称赞的一定是ARCHICAD的图纸管理功能。图:AC出图管理界面ARCHICAD和REVIT最大不同就在于ARCHICAD和其它传统设计软件一样,是拥有图层功能的。而它自己又拥有复合层现实,翻新过滤器两大批量修改平面表达的神器。加上最近又和RV学习了图形覆盖功能。这几个功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平面表达控制器。流程上就更加清晰了。先建模,再设置平面表达控制器达成自己想要的平面表达,然后保存当前图纸设置,最后出图。这个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随时都可以修改。且时时可以更新。形成一套强大的图纸控制体系。多个环节,多个阶段的图纸可以同时存在于文件之中,当客户需求图纸时候无需手忙脚乱。只要点一下发布即可。且发布的图纸格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是pdf和.dwg。pdf图纸可以满足日常看图打图,且有图层信息,甚至可以再读图软件中修改。而.dwg文件类似于T3文件,可以配合传统设计流程。在制作方案文本的时候,也可以把效果图等内置于软件中,模型发生了修改。效果图也随之重新渲染和修改。保证图纸和模型一致性。再加上BIMX这个轻量化读图的超级利器,让设计师上工地时候不再携带大量图纸,替代的是信息量更加多的信息化模型,在指导施工,检查工地时候有实质性的便利。这也是我们无纸化交付走出的关键一步。而现在BIMX的API开发已经公布,我们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BIMX的周边功能进行大胆的创新,比如讲信息沟通系统和OA审批系统纳入进来,将审图工具和BIMX结合,这些事情有些已经可以做到,有些还等待我们的创新,我相信不远的将来,这就是无纸化图纸交付的核心。


https://pic4.zhimg.com/v2-ea9813f8ce477b318723ac21198cebb3_b.jpg


图:BIMX演示
REVIT在图纸处理方面最大的不同,是摒弃了传统的图层概念。无图层后为了达到批量控制图形表达的目的,增加了对象样式、图形可见性替换、过滤器等功能,通过组合拳的形式来实现。其理念是超前的,基于BIM构件来控制图形表达,但未免太死板,用户无法自由简便的来达到自己的表达目的,必须在它的框架规则中来玩。这是REVIT被诟病出图难的一大原因。图:REVIT图元分类
REVIT有个视图专有图元的概念,此类图元只显示在放置这些图元的视图中,典型的有尺寸标注、文字、注释、填充等。而视图是只能放在唯一一张图纸中的。众所周知的市场现状,施工图分为不可细说的报建版和实施版,一般的项目中可能需要两版图,两版图纸之间只有局部有差异。用REVIT来出两版图就有个困局,注释内容这些是视图专有的,两版图之间绝大部分注释又是一模一样的,只能在两个视图中标注两次,会带来大量重复工作量。住宅项目这类问题最显著,因为住宅是最可能有两版图的,且住宅有标准层,标准层之间常会出现外立面变种层而户型不变。当两个平面之间绝大部分内容一样,只有局部不一样时,REVIT都不好处理。所以,REVIT一般不适合做住宅项目。图:REVIT可见性图形替换
ARCHICAD在图纸上的功能十分强大,但是它还是有很多很不便的地方。
例如轴网工具:ARCHICAD的轴网我不知道是否适合国外设计师使用,总是是它和国内的习惯制图规则是完全地不和,以至于我们现在的轴网往往要采用最传统的方式来绘制,几乎和cad没有任何区别。并没有达成理想中的全套轴网整理联动,自动生成轴号,尺寸等。在后期的二次开发应该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苦于现在开发的人员太少。至今这个诉求未实现。反观最近REVIT的二开成果,关于轴网轴线的成果比比皆是,这些都是ARCHICAD需要学习的地方。图:RV轴网工具(橄榄山)ARCHICAD中的文字设置很是便捷,我们不用管比例,只需要设定好字高即可,系统默认会根据比例和缩放来计算自高以保证最终打印图纸上的字高未设定值。而且文字系统可以获取项目文件中一些关键信息,实现联动。在一部分GDL构件,比如标签中甚至还可以捕获制定对象的固定参数,可是实现一部分快速标记的功能。这些都很符合参数化时代的需求。在平面表达上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尺寸标记。这两个软件的尺寸标记都很不智能,还是天正最好用。一般来说我们理想的尺寸标记应该是可以实现自动标记,自动修改,自动避让这3个功能。ARCHICAD这些功能本质上都可以实现。只是自动标记的规则不太符合国人的习惯,所以我们平时还是以手动标记为主。自动修改则需要在标记时候就捕捉好元素,且修改尺寸不能像REVIT那样反向影响构件。而且如果和构件联动就不能执行复制,镜像等操作。必须改完静态的状态才可以复制,而REVIT则完全不能复制。这些设置一方面体现了软件商对尺寸的理解:必须依托与构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现实情况的浮躁,需要各种快速体现设计的手段。自动避让方面这些软件都能做到一部分。但是却是很简单的叠加式避让,如果想实现我们想象中比较美观的标记,还需要手动去一个一个修改,效率十分低。REVIT则在避让这一块更弱一些。立面和剖面图两款软件在原理上都基本类似,就想是给建筑拍一张指定位置的照片一样即可,但是ARCHICAD在立面图上更加人性一些,只要两片墙体在同样的水平位置,同样的材质,立面上就看起来是同一堵墙。而RV则会多出一条分界线,需要对立面图进行二次处理,而且这个处理还是基于立面图,并不是构件本身,同样位置再来一张新的立面图就需要重新处理一次,在做大型多层项目时候,这个特征将使我们在立面图工作中浪费大量时间。其他方面,比如立面填充,尺寸标注,玻璃透明控制,远处建筑淡显,轮廓线等,几乎都是一致的,两者均不能直接出展开立面图,更不能出弧形展开立面图。但是基于准确的BIM模型,立面图一定是准确的这一特征,让BIM正向设计在这里可以节约大量绘图以及检查图纸时间。图:AC中直接生成的立面分色图ARCHICAD制作详图的原理和剖面图类似,基于准确的BIM模型,约定剖面范围和高度,截出一张所需的墙身剖面图,然后增加上构造层次和二维尺寸信息等内容即可。REVIT和这个比较类似,首先,按设计搭建基础三维模型;其次,在相关的平立剖等视图中放置详图符号创建详图视图;最后,进入到详图视图,进行可见性图元是否表达、材质交接处理、二维注释、尺寸标注等表达,调整详图图面美化和裁剪等。图:AC三维详图以上就是两款软件的粗略对比,在以正向设计为核心的设计过程中,有所偏重,未来的BIM一定是全过程的,作为第一个环节,设计必将在BIM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也必定受益匪浅。只有把第一步做好,未来才可以让整个流程顺利的进行。在全过程的BIM里,使用什么软件,我认为并不是最重要的,术业有专攻,效率有高低,在每一个环节采用最合适的软件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而OPEN BIM的生态圈则恰恰是为此而生,未来的众多BIM软件也一定会纷纷向这个生态圈慢慢靠拢。感谢阅读。
来源:基准方中

grashoper 发表于 2018-5-14 16:46:06

谢谢分享{:smi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Dream BIM Software ARCHICAD or Revit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