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计算BIM中心想挑战IBM?
华为BIM云中心?说实话,BIM这个词最吸引我之处就是,它与IBM太像了,同三个字母的不同组合。今天在上海举办的2013HCC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华为和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上海中心BIM云。这也是中国第一朵BIM云。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所谓BIM云,其实就是在大楼里面设置云计算中心,借助华为云平台、同时基于实践、整合资源,以期建立“上海中心”信息化基础设施,成为上海智慧商务示范社区。
由此来看,华为与IBM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在主打智慧的概念。“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名词的创造者就是IBM,2009年,IBM的“智慧地球”一时风头无两,不仅IBM打的广告铺天盖地,IBM也在中国各地大推广智慧城市概念。
仅仅一年时间,IBM在华就召开了22场智慧城市的讨论会,与超过100名城市领导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与20多个城市和部分部委签订了合作意向。
虽然因为涉及信息安全等问题,IBM智慧城市项目被有关部门批评,IBM也因此遇冷。但抛开政策层面的因素,就拿智慧地球这一概念来说,一个IBM就想把地球变成智慧的?IBM野心还是太大。
地球,怎么智慧?这一说法对专业人士来说,转个弯能理解,但对公众来说,就特别容易让人坠入云里雾里。智慧地球,高度提得很高,但落地艰难。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倒是觉得华为与上海中心的BIM中心比较务实。从智慧商务社区做起,做好了再一点点扩大到智慧家园、智慧城市,往下延伸。
据称,此次BIM云工程也会带动包括传统工程生命周期、建设等方面的变革,从施工、原料选购等方面都由BIM云管理,借助华为云平台,整合各方资源。
云计算、大数据是未来的方向,这已经无须多言。但正因为涉及太多数据,云安全、信息安全,正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今年5月,微软Azure云计算中心也是借助了世纪互联的共同运营,才能落地中国。
外国公司在华经营数据业务,历来非常敏感。微软的云计算平台,虽然并不如谷歌、Amazon,但微软最大的能力就是,它能落地中国。如中国电子学会的专家刘汝林所说,为了让Azure落地,微软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数据主权、数据安全、运营模式等,最终符合了中国政府的要求才算合格。
目前,很多政府、企业都在押宝云计算,各地的云计算建设都在上马。比如上海市政府在2010年就启动了云海计划,投资5亿元专项资金来做,并与15家企业成立了云海联盟。
云计算建设蜂拥而上,甚至已经成为有些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如何才能让云计算建设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据微软委托第三方机构做的一份《云的经济学》报告中提到,云计算必须要遵循三个经济规律:第一,云计算供应方必须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够体现出电力成本降低的优势,电力成本是云计算中心非常大的一部分;第二,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硬件和基础设施的成本优势才能体现出来;第三,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并在管理方面具有深厚经验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人力成本优势。
如《云的经济学》中所言,电力成本将是云计算成败的关键。华为在节能方面也已经开始有所考虑。
据今天华为与中央电视台达成的战略协议来看,华为给央视提供的云存储系统节能可以达到60%-80%,是目前最为绿色节能的媒资存储系统。
据介绍,央视80万小时的高质量数据,这些数据如何能够用大容量和高性能的存储方式进行保存,并能够大幅度提升媒资访问效率和媒资管理效率,这需要更给力的云存储系统。
华为不仅与央视合作,其实华为自己的云计算中心就是一个真实的桌面云案例。几千名工程师的桌边已经没有了笨重的电脑主机,一部部个人电脑的主机已经“连”到了大型服务器上,每个人可以移动办公,在不同终端显示器上,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就像在使用的主机一样,连壁纸都是自己设置的那个,使用功能完全一样。
据悉,华为公司把分散的主机并成“云状态”后,CPU芯片的利用率提高了16倍,不仅节省设备投资,运营维护甚至电费开销都大大缩减了。
华为云计算进展很快,到今年8月,华为在全球成功部署330个数据中心,其中70个为云数据中心。
今天听了一天的华为云计算大会,最大的感觉就是华为很务实。
华为离IBM的智慧地球,在境界上还有距离,挑战IBM也并非易事,但华为的务实会让华为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比如与上海市政府的多个合作项目。
原文出自【比特网】,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cio.chinabyte.com/323/12707323.s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