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IM同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观点
前两周随住建部《勘察设计和施工BIM技术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BIM考察团跟一部分美国BIM同行做了一次比较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可以说是内容丰富、获益良多,其中每一家都有一个给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观点,属于听完就进入记忆深处的那种,任何时候不需要查看任何记录都记得清清楚楚。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都是有选择的记忆的,那就把我个人本能记住的这些观点拿出来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观点一:“BIM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可能的最大风险是overselling”。这是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主席Deke Smith先生在双方交流结束以后的互动环节对我们上述问题的回答,我理解这里“overselling”的最好中文翻译就是“忽悠”。
观点二:“What you get out of BIM is a result of what you put into BIM(你能从BIM那里得到的东西是你放进BIM那里去的东西的一个结果)”。这是佛罗里达迪斯尼Imagineering(想象工程)团队在介绍资料里面的一句话,个人对此有两个层面的理解:首先,不劳而获在哪里都是天方夜谭;其次,有没有BIM项目从业人员都在把项目建设和运营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以某种形式放进某一种“容器”里面,区别只在于不同的“容器”能够拿出来的东西和需要放进去的东西其好坏、多少、快慢、对错等性价比或投资回报率上的异同,而市场规律是性价比高或投资回报率好的“容器(技术、方法、工具等)”会替换性价比和投资回报率低的“容器”。
观点三:“我们是软件工具制造商,不是我们自己使世界变得更精彩,我们只是制造工具辅助设计师使世界变得更精彩”。这是Autodesk负责全球企业战略的副总裁Jon Pittman先生为考察团介绍Autodesk企业战略的开篇词,写到这儿忽然想起邱闯先生前几天关于Autodesk英国同事的一条微博:
看来这位代表需要上一上企业战略课了。
观点四:“不同软件产生的数据存放在Excel表里面”。这是美国HOK公司的VDC/BIM团队在回答我们“各专业使用不同软件产生的信息如何存放和存档?”问题时的答案,对此我的理解是:把有用的信息存放在绝大多数人可以方便利用的格式上,而需要使用这些信息的人不仅仅是工程专业人员。
观点五:“我们要为下一代从业人员准备好他们愿意在这里工作的环境”。这是斯坦福大学CIFE中心主任Martin Fischer先生在介绍CIFE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时特别强调的一个内容,今天的中学生是在一个什么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云计算、iPhone/iPad等等,等到他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如果建筑业仍然是今天的工作环境的话,这批中学生也就是未来的从业人员就会抛弃我们这个行业,而去选择工作环境他们更喜欢的其他行业。
各位同行,上面这些给我印象深刻的个人选择性记忆对您而言有同感吗?
观点二的第二个层次不是很明白,你是说要对工程项目写出一些相关报告总结,论文之类的吗?
页:
[1]